• 最新文章專題視頻專題問答1問答10問答100問答1000問答2000關鍵字專題1關鍵字專題50關鍵字專題500關鍵字專題1500TAG最新視頻文章推薦1 推薦3 推薦5 推薦7 推薦9 推薦11 推薦13 推薦15 推薦17 推薦19 推薦21 推薦23 推薦25 推薦27 推薦29 推薦31 推薦33 推薦35 推薦37視頻文章20視頻文章30視頻文章40視頻文章50視頻文章60 視頻文章70視頻文章80視頻文章90視頻文章100視頻文章120視頻文章140 視頻2關鍵字專題關鍵字專題tag2tag3文章專題文章專題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專題3
    問答文章1 問答文章501 問答文章1001 問答文章1501 問答文章2001 問答文章2501 問答文章3001 問答文章3501 問答文章4001 問答文章4501 問答文章5001 問答文章5501 問答文章6001 問答文章6501 問答文章7001 問答文章7501 問答文章8001 問答文章8501 問答文章9001 問答文章9501
    當前位置: 首頁 - - 正文

    對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的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來源:懂視網 責編:小OO 時間:2023-10-17 04:53:34
    文檔

    對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的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一)關于共同侵權行為,涉及兩個主要問題。其一,關于共同侵權行為的構成要件?!督忉尅芬幎ǎ骸岸艘陨瞎餐室饣蛘吖餐^失致人損害,或者雖無共同故意、共同過失,但其侵害行為直接結合發生同一損害后果的,構成共同侵權,應當依照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條規定承擔連帶責任?!备鶕@一規定,《解釋》對共同侵權的構成要件系采取客觀說,不以當事人有意思聯絡為必要。只要數人實施的加害行為相互直接結合發生同一損害后果,其行為具有關聯共同性,即構成共同侵權,應當依照《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條規定承擔連帶責任??陀^說較有利于保護受害人的利益,也是共同侵權理論的一個發展趨勢。但對于數個原因間接結合發生同一損害結果即多因一果的情形,《解釋》規定應當按照過錯大小或者原因力比例承擔責任。
    推薦度:
    導讀(一)關于共同侵權行為,涉及兩個主要問題。其一,關于共同侵權行為的構成要件?!督忉尅芬幎ǎ骸岸艘陨瞎餐室饣蛘吖餐^失致人損害,或者雖無共同故意、共同過失,但其侵害行為直接結合發生同一損害后果的,構成共同侵權,應當依照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條規定承擔連帶責任?!备鶕@一規定,《解釋》對共同侵權的構成要件系采取客觀說,不以當事人有意思聯絡為必要。只要數人實施的加害行為相互直接結合發生同一損害后果,其行為具有關聯共同性,即構成共同侵權,應當依照《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條規定承擔連帶責任??陀^說較有利于保護受害人的利益,也是共同侵權理論的一個發展趨勢。但對于數個原因間接結合發生同一損害結果即多因一果的情形,《解釋》規定應當按照過錯大小或者原因力比例承擔責任。

    (一)關于共同侵權行為,涉及兩個主要問題。

    其一,關于共同侵權行為的構成要件?!督忉尅芬幎ǎ骸岸艘陨瞎餐室饣蛘吖餐^失致人損害,或者雖無共同故意、共同過失,但其侵害行為直接結合發生同一損害后果的,構成共同侵權,應當依照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條規定承擔連帶責任?!备鶕@一規定,《解釋》對共同侵權的構成要件系采取客觀說,不以當事人有意思聯絡為必要。只要數人實施的加害行為相互直接結合發生同一損害后果,其行為具有關聯共同性,即構成共同侵權,應當依照《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條規定承擔連帶責任??陀^說較有利于保護受害人的利益,也是共同侵權理論的一個發展趨勢。但對于數個原因間接結合發生同一損害結果即多因一果的情形,《解釋》規定應當按照過錯大小或者原因力比例承擔責任。

    其二、關于受害人僅免除部分侵權人責任的效力問題。傳統民法理論認為,受害人僅免除部分侵權人責任的,對全體被訴共同侵權人發生絕對效力,即“免除一部等于免除全部”。我們根據理論的最新發展和審判實踐,對這種免責表示采納相對效力的觀點,以充分尊重債權人對自己權利的處分自由,同時平衡各債務人之間的利益。

    (二)關于經營者的安全保障義務。

    近年來,由于有些經營者在安全保障上存在問題,給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機,出現了犯罪分子在酒店、銀行等經營場所殺人越貨的事件。受害人往往在向犯罪分子索賠不能的情況下,單獨起訴酒店、銀行等要求賠償。但過去的侵權法理論未能提供受害人行使此種請求權的理論依據?!督忉尅犯鶕覈傻幕驹瓌t和審判實踐中積累的經驗,結合民法理論上的社會活動安全注意義務理論,對安全保障義務的范圍和違反義務時的責任界限進行界定。根據該規定,從事社會活動應當對相關公眾的安全給予合理的注意,疏于注意造成他人人身損害的,安全保障義務人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在第三人侵權的情形,安全保障義務人沒有盡到注意義務的,應當承擔補充賠償責任。該理論旨在解決不作為行為與損害結果的因果關系問題,對解決審判實踐中的眾多新類型案件具有重要意義。

    (三)關于雇主責任。

    近年來,隨著我國勞動用工制度的改革,在勞動關系領域里已實行全面的勞動合同制。在勞動法調整的勞動關系領域以外,也存在各種形式的勞動用工。無論是勞動合同形式的用工關系還是勞務合同形式的用工關系,本質上都是通過使用他人勞動擴大雇主的事業范圍或者活動范圍,用人單位和雇主因此獲得利益;同時,這種事業范圍的擴大或者活動范圍的擴大,也增加了其他人因此受到損害的風險。為體現利益與風險一致,風險和責任一致的原則,《解釋》根據審判實踐和多數專家意見,規定雇主要為雇員與履行職務有關的侵權行為承擔責任。同時規定,雇員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致人損害的,也要為自己的侵權行為負責,與雇主共同對受害人承擔連帶賠償責任,以利于對受害人給予及時和充分救濟,也促使雇主加強對企業的管理,加強對勞動者、雇員的教育,提高自身的風險防范意識。

    (四)關于工傷保險賠償與民事損害賠償的相互關系。

    工傷保險與民事損害賠償的關系,在審判實踐中長期存在爭論。從性質上看,工傷保險屬于社會保險范疇,與私權救濟性質的民事損害賠償存在根本的差別。但是,由于工傷保險賠付是基于工傷事故的發生或者勞動者罹患職業病,與勞動安全事故或者勞動保護瑕疵等原因有關,因此,工傷事故在民法上被評價為民事侵權(例如雇主提供的機器爆炸)。這就產生了工傷保險賠償與民事損害賠償的競合問題。對此問題的處理世界各國有四種模式:第一,工傷保險取代民事損害賠償;第二,受害人可以同時獲得工傷保險待遇和民事損害賠償,但勞動者個人需交納高額保險費;第三,受害人可以選擇獲得工傷保險待遇或者民事損害賠償;第四,民事損害賠償與工傷保險待遇實行差額互補。鑒于工傷保險實行社會統籌和用人單位無過錯責任,有利于受害人及時獲得充分救濟;有利于企業擺脫高額賠付造成的困境,避免因行業風險過大導致競爭不利;還有利于勞資關系和諧,避免勞資沖突和糾紛,因此,我們贊成用人單位通過繳納工傷保險費的方式承擔責任。這對用人單位和勞動者雙方都有利。但如果勞動者遭受工傷,是由于第三人的侵權行為造成,第三人不能免除民事賠償責任。

    (五)關于賠償范圍和標準。

    《解釋》對賠償范圍和標準的規定,有以下特點:

    1、關于賠償范圍,從三個方面進行界定。

    (1)因治療損傷支出的費用:如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營養費、后續治療費、康復費、整容費等;

    (2)因生活上增加需要支出的費用:如配制殘疾用具、長期護理依賴支出的費用等;

    (3)因全部或者部分喪失勞動能力或者因受害人死亡導致的未來收入損失。

    2、關于賠償的計算方法,采取差額賠償與定型化賠償相結合的折中模式:即具體損失采取“差額賠償”,抽象損失采取“定型化賠償”。所謂具體損失,就是受害人實際支出的費用或者實際減少的收入等可以交換價值計算的損失,如醫療費、誤工費、交通費、營養費等;所謂“抽象損失”,就是因勞動能力喪失或受害人死亡等因素只能抽象評價的未來收入損失?!督忉尅穼埣操r償金和死亡賠償金就是采取定型化賠償,設置有固定的賠償標準和期限;對醫療費、誤工費等則采取差額賠償,實際支出或者損失多少就賠多少,體現了折中的原則。抽象損失采取“定型化賠償”的理由:

    第一,與過去的有關立法、解釋相銜接;

    第二,已被審判實踐所肯定并被社會普遍接受;第三,有法理依據;第四,具有社會妥當性。至于定型化賠償的弊端,即可能與受害人的實際生存利益不一致,《解釋》也采取了補救辦法。例如殘疾賠償二十年期滿受害人仍尚生存,且沒有生活來源的,《解釋》規定賠償權利人可以另行起訴。

    3、關于殘疾賠償采取“勞動能力喪失說”。

    “勞動能力喪失說”是根據殘疾等級抽象評定勞動能力喪失程度,并以此作為評價受害人利益損失的學說?!皠趧幽芰适дf”與“收入喪失說”相對而言。依據“收入喪失說”,只有實際取得收入的受害人才會有收入損失;也只有實際減少收入的人才存在收入損失。未成年人、待業人員都不存在收入損失,因此不能獲得賠償。受害人雖然因傷致殘,但實際收入沒有減少的,也不應獲得賠償。這顯然不合理。因此,通常都是以“收入喪失說”結合“勞動能力喪失說”作為評價殘疾賠償的理論依據?!督忉尅芬浴皠趧幽芰适дf”為原則,同時也綜合考慮收入喪失與否的實際情況,以平衡當事人雙方的利益。

    4、關于死亡賠償。

    賠償權利人因受害人死亡所蒙受的財產損失可以有兩種計算方法,一是以被扶養人喪失生活來源作為計算依據;二是以受害人死亡導致的家庭整體收入減少為計算依據?!督忉尅穼ⅰ八劳鲑r償金”的性質確定為收入損失的賠償,而非“精神損害撫慰金”。賠償數額,按照“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客觀標準以二十年固定賠償年限計算,即采取定型化賠償模式。該計算方法既與過去的法律法規相銜接,又不致因主觀計算導致貧富懸殊、兩極分化。按照這一計算方法,死亡賠償金比過去提高一倍多。例如:以2000年北京市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8493.5元計算,過去的死亡賠償金全額為84935元。同年北京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0350元,依《解釋》計算的全額死亡賠償金可達207000元。

    (六)關于定期金賠償。

    過去的審判實踐,一般采取一次性賠付的方式賠償受害人損失。經過實踐,感到一次性支付賠償金容易存在弊端:首先是過于加重侵權人一方的賠償負擔,甚至有可能導致侵權人支付不能或者企業破產,最終損害受害人一方的利益;其次是可能導致受害人不能對賠償金進行合理的分配使用,使賠償目的落空,或者被其他人(如未成年人的監護人)挪用、侵吞,獲得不當利益等?!督忉尅方梃b有關國家經驗,對賠償金的支付兼采一次性賠償和定期金賠償兩種形式,以一次性賠償為原則,定期金賠償為補充。同時規定以定期金賠償的,賠償義務人應當提供擔保。

    除上述內容外,《解釋》還就學生傷害事故、定作人的侵權責任、義務幫工致人損害、道路、橋梁管理不善致人損害的責任,《解釋》適用的效力范圍等問題,作出了具體規定。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

    文檔

    對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的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一)關于共同侵權行為,涉及兩個主要問題。其一,關于共同侵權行為的構成要件?!督忉尅芬幎ǎ骸岸艘陨瞎餐室饣蛘吖餐^失致人損害,或者雖無共同故意、共同過失,但其侵害行為直接結合發生同一損害后果的,構成共同侵權,應當依照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條規定承擔連帶責任?!备鶕@一規定,《解釋》對共同侵權的構成要件系采取客觀說,不以當事人有意思聯絡為必要。只要數人實施的加害行為相互直接結合發生同一損害后果,其行為具有關聯共同性,即構成共同侵權,應當依照《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條規定承擔連帶責任??陀^說較有利于保護受害人的利益,也是共同侵權理論的一個發展趨勢。但對于數個原因間接結合發生同一損害結果即多因一果的情形,《解釋》規定應當按照過錯大小或者原因力比例承擔責任。
    推薦度:
    • 熱門焦點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

    熱門推薦

    專題
    Top
    亚洲大尺度无码无码专区_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AV_大陆国产国语对白视频_国模GOGO中国人体私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