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文章專題視頻專題問答1問答10問答100問答1000問答2000關鍵字專題1關鍵字專題50關鍵字專題500關鍵字專題1500TAG最新視頻文章推薦1 推薦3 推薦5 推薦7 推薦9 推薦11 推薦13 推薦15 推薦17 推薦19 推薦21 推薦23 推薦25 推薦27 推薦29 推薦31 推薦33 推薦35 推薦37視頻文章20視頻文章30視頻文章40視頻文章50視頻文章60 視頻文章70視頻文章80視頻文章90視頻文章100視頻文章120視頻文章140 視頻2關鍵字專題關鍵字專題tag2tag3文章專題文章專題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專題3
    問答文章1 問答文章501 問答文章1001 問答文章1501 問答文章2001 問答文章2501 問答文章3001 問答文章3501 問答文章4001 問答文章4501 問答文章5001 問答文章5501 問答文章6001 問答文章6501 問答文章7001 問答文章7501 問答文章8001 問答文章8501 問答文章9001 問答文章9501
    當前位置: 首頁 - 正文

    心臟病秋季養生

    來源:懂視網 責編:小OO 時間:2024-02-19 02:11:36
    文檔

    心臟病秋季養生

    保證睡眠,秋季天氣涼爽了許多,所以現在應該好好補補覺,充足的睡眠也是要特別注意的,每日睡眠應不低于六個半小時。嚴重感冒,秋意日隆,氣溫逐漸降低,對于心腦血管疾病和糖尿病患者以及生理機能減退,抗病能力減弱的老年人來說,稍不留意就會舊病復發或誘發新病,威脅身體健康甚至生命安全。運動療法促健康,秋冬時節應有意識地參加一些戶外活動,可以到空氣新鮮的地方散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運動。
    推薦度:
    導讀保證睡眠,秋季天氣涼爽了許多,所以現在應該好好補補覺,充足的睡眠也是要特別注意的,每日睡眠應不低于六個半小時。嚴重感冒,秋意日隆,氣溫逐漸降低,對于心腦血管疾病和糖尿病患者以及生理機能減退,抗病能力減弱的老年人來說,稍不留意就會舊病復發或誘發新病,威脅身體健康甚至生命安全。運動療法促健康,秋冬時節應有意識地參加一些戶外活動,可以到空氣新鮮的地方散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運動。

    保證睡眠,秋季天氣涼爽了許多,所以現在應該好好補補覺,充足的睡眠也是要特別注意的,每日睡眠應不低于六個半小時。嚴重感冒,秋意日隆,氣溫逐漸降低,對于心腦血管疾病和糖尿病患者以及生理機能減退,抗病能力減弱的老年人來說,稍不留意就會舊病復發或誘發新病,威脅身體健康甚至生命安全。運動療法促健康,秋冬時節應有意識地參加一些戶外活動,可以到空氣新鮮的地方散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運動。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為什么有人說心臟病總在秋天奪命?心臟病患者如何“安心保命”?

    秋天已到,天氣也會越來越涼爽,對大多數人來說溫度還是非常適宜的,但對于患心腦血管疾病的人來說,晝夜溫差相對較大,可是要特別的留神慎防心腦血管疾病了。

    秋季是從夏季到冬季的過渡性季節,進入換季季節,就很容易引發原有的心血管系統疾病,如心絞痛、冠心病、高血壓、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肺心病等。寒而復暖,暖后又寒,使人防不勝防,晝夜溫差增大容易導致血管痙攣、血壓的波動,正是高血壓病、冠心病、心肌梗死、中風等疾病的高發期。中老年人要提前做好秋季心血管疾病預防工作。

    1.氣溫低

    寒冷的刺激常會導致心跳加快,血管收縮,從而使血壓升高、心臟負荷加大,增加了心絞痛和心梗發生的概率。有研究表明,氣溫每下降 10 ℃,心臟病發病風險會上升 7%。

    2. 血壓波動大

    冬季人體激素水平的變化、室內外溫度的變化,容易造成血壓波動,這一點在老年人身上表現得更加明顯。血壓來回波動會加速動脈硬化的形成和發展,容易造成心絞痛或腦血管的問題。

    3.血膽固醇升高

    在秋冬季,人們往往更容易攝入高熱量食物。如果不能很好地控制血膽固醇水平,以及血甘油三酯水平等,會增加患者心臟病或卒中發作的風險。

    4. 活動減少

    天冷,許多人窩在家里不愿出門活動。再加上氣溫低,血管收縮、血流緩慢,這些都增加了下肢深靜脈血栓的風險。

    5. 容易發生呼吸道感染。

    秋冬季,呼吸道感染發生率上升。感染后,肺組織的氧交換能力降低,心臟負擔增加,容易誘發急性心肌梗死、猝死等,心力衰竭也更容易出現。

    1. 注意保暖,尤其是中老年人,秋衣秋褲,毛衣毛褲,今早穿。氣溫很低或陰冷的雨雪天時,要保證合適的室內溫度,外出時記得做好保暖防護。

    2. 高血壓患者應遵醫囑堅持用藥,不要擅自停藥或改變用藥劑量及種類。

    有時,與夏季同樣劑量的降壓藥在秋冬季的控壓效果可能不理想,所以應該注意做好血壓監測,定期測量血壓,出現血壓升高或有頭暈、頭痛和胸悶等不適及時就診,咨詢醫生是否需要調整藥物用量。

    3. 保持 健康 的生活方式,均衡飲食,戒煙限酒,適度運動。

    4. 適度運動。適度的意思是,要動起來,但也不要動到心肺承受不了的地步,要根據自身情況進行鍛煉。外出運動時間不宜過早,早上9點以后出去運動為佳。

    5. 預防呼吸道感染,必要時注射流感疫苗,少到人員密集的場所,多喝開水。外出時最好戴口罩,并避免迎風疾走。在室內時,應避免將門窗開得過大,以防冷空氣刺激誘發心絞痛和心肌梗死。@ 健康 官 #秋季 養生 正當時

    今天的科普就到這里,希望得到您的認可。

    喜歡的話記得轉發收藏哦。

    心臟怎么保養?保養心臟的方法

    日常生活中我們在養生方面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比如怎么保肝,怎么養肺等等,現在正是秋季,養肺十分重要,因為秋季比較干燥容易傷肺。很多人注重養心臟,那么,我們在養心的時候該吃些什么呢?養心臟有哪些主要的方法和飲食呢?

    1、養心需要看季節

    養心要注意季節,暑天容易出汗,中醫認為汗是心的液體,流汗過多會有損心陽。所以暑天時心要靜養,做一些不太劇烈的運動,如打太極拳、快走和慢跑。運動時間一般控制在40分鐘左右,微微出汗即可。

    2、早晨不劇烈運動

    早上應做“平和運動”?!笆澜缱罱】底飨r間表”表明早上不宜做劇烈運動,可以步行上班。美國馬薩諸塞州大學醫學院的臨床研究表明,每天步行上班的人比坐車的人感冒率低25%。

    不要把步行改為跑步。英國布魯奈爾的研究人員發現,早上跑步的人更容易感冒;而日本專家則發現晨跑會令血管里血栓凝結的幾率增加6%。

    3、不急不燥不暴食

    比利時研究人員認為,在心臟病的誘因中,可卡因排第一位,第二位是暴食暴飲,第三位則是狂喜暴怒。如果吸食可卡因,心臟病的發病率增加2300%;如果暴食暴飲,心臟病發病率增加700%;狂喜暴怒,心臟犯病的幾率增大5倍。

    和咖啡因一樣禍從口進的還有暴食暴飲。美國研究人員有研究發現,暴飲暴食兩小時內心臟病發的幾率為普通人的4倍,一小時內為10倍。管住嘴,養好心陽,配合良好的作息,就能養出強壯的心臟。

    4、養心選擇好時段

    “世界最健康作息時間表”認為,晚上11點前可洗熱水澡并入睡。這個時間表暗合了中醫理論。起床后,先將身體從睡眠狀態中喚醒,喝杯水。這是英國拉夫堡大學睡眠研究中心的建議。喝水是為了補身體睡眠8小時的缺水。美國加州大學的研究者發現,每天喝5杯水(每杯250毫升)的女性,相比每天只喝兩杯水的女性,

    罹患心臟病的幾率低41%。中午11點~下午1點的午時和晚上11點到臨晨1點的子午覺,都是養心的重要時段。

    5、保持良好的心情

    研究表明,開懷大笑能讓血管的內皮放松,增加血流里;而且笑一次,這樣的效果就能保持至少45分鐘。如果人經常情緒抑郁、低落,久而久之,心臟功能就不如同齡人;每天神經繃得緊緊的,心臟負擔也會很大;另外,爭吵也會對心臟造成不利的影響。

    6、養心者吃七分飽

    美國的一項實驗表明,老鼠每天減少30%的食量所換來的結果居然是延長了30%。的生命。更不可思議的是,一個瘦人的心臟可能比胖人年輕10到15年。其他相關資料顯示,卡路里攝入者的胰島素水平比常人得到明顯改善,DNA被破壞的跡象也減少了??茖W家相信,控制食里可以減少過高的血糖帶給組織的破壞,降低炎癥的發生率以及削減自由基。

    膳食中的食物應注意多樣化,饑飽要適中,以七八分飽為宜,粗糧細糧搭配吃,三餐應合理安排。多吃魚類、堅果、谷類、水果和蔬菜,少吃各種動物脂肪。除了多吃苦味食物之外,平時還可多吃些酸的食物,比如獼猴桃、橘子,還有辛辣

    食物,如大蒜、洋蔥、生姜、辣椒等都能促進血管氧化。另外要注意少鹽,最好每天不超過6克,對甜食要,油也要少吃,最好每天不超過25克。

    7、養心多吃苦食物

    (1)清心火

    為心臟減壓,可以從吃著手。中醫認為對心臟最好的食材都是苦味的?!饵S帝內經》記載:“苦入心,苦走骨,骨病無多食苦?!敝嗅t認為,很多病都是由火引發的,苦味是最好的滅火器。這種說法在西醫里面同樣得到了認證。食物發苦,是因為其苦味素,苦味素最基本的藥效是利尿和降血糖,利尿就是為了減輕心臟負擔。

    8、適當補充維生素

    注意攝取含維生素B6豐富的食物。若維生素B6缺乏會抑制氨基酸代謝,血清膽固醇升高,致使心臟方面的疾病形成和病情惡化。

    多吃富含維生素E和C的蔬菜、水果、豆類、芝麻油、花生油等。維生素E可以促進改善高血壓所致的心臟病癥狀,阻止破壞冠狀動脈血管的氧化低密度脂蛋白的形成;維生素C則能清除動脈血管內膜和組織間脂質,避免脂質沉淀硬化,有利于動脈損傷的修補。

    胡蘿卜素在血液中具有潛在的防衰老抗氧化作用,能夠阻止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及膽固醇的形成,保護動脈血管,減少心腦血管病的發生,因此可多吃含有胡蘿卜素的食物。

    9、最養心苦味食品

    除了含有苦味素,基本上所有的苦味食品都富含維生素,能消炎抗菌,消暑利尿,降壓健胃。其中,苦味杏和杏仁還被世界衛生組織列入最健康食品排行榜。

    苦味飲料:苦丁茶、咖啡、綠茶、決明子茶、薄荷葉茶、啤酒;

    苦味蔬菜:黃瓜、絲瓜、葫蘆、苦瓜、生菜、芹菜、萵苣、香菜:

    苦味水果:杏、柚子、荸薺、黑棗;

    苦味食藥:蓮子心、五味子、菊花。

    10、最傷心的食物等

    油炸食品:是2011年世界衛生組織列出的垃圾食品第一名,是心血管病的元兇,在制作過稃中破壞了蛋白質。

    動物內臟:豬肚、鵝肝、鴨腸,動物內臟一般含低密度胛固醇比較高,更容易引發心臟病。

    燒烤食品:除了可能沾有硫化物外,烤制過程中,食物中的脂肪會轉為脂肪酸,脂肪酸會降低人體好膽固醇的作用。

    11、對心臟好的堅果

    1、吃杏仁對心臟好

    每天食用一小把杏仁,能夠幫助人體攝入大量的維生素B2(核黃素),維生素E,鎂和鋅,其中維生素B族和鎂元素有助于生成血清素,維生素E有抗衰老功效,能夠破壞掉造成壓力和心臟病的自由基,因此對心臟和情緒調節有很好的作用。

    2、吃核桃對心臟好

    和其他堅果相比,核桃具有很多的優點,它富含維生素E和多酚,能夠幫助人體增強免疫力,預防動脈粥樣硬化,保護視力;更值得一提的是,核桃中富含歐米伽3脂肪酸和纖維,這些都是非常有益于心血管系統的成分;每天吃適量的核桃能夠幫助人體降低體內壞膽固醇的含量,減輕炎癥,保護心臟。

    3、吃花生對心臟好

    花生屬于典型的低脂肪,高蛋白堅果,其中含有大量的亞油酸,這種成分能夠將體內的膽固醇分解成膽汁酸排出體外,避免膽固醇在體內沉積,加上其他營養的成分,能有效降低膽固醇含量,起到預防冠心病的作用,讓心臟更加健康。

    4、吃開心果對心臟好

    開心果的營養豐富,除了含有胡蘿卜素,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E之外,其果仁中還含有大量有助于保護視力的葉黃素,而且開心果號稱“心臟之友”,它含有豐富的植物甾醇,這種物質能夠幫助人體預防血脂異常和動脈粥樣硬化等癥,起到了降低心腦血管疾病發病率的作用。

    5、吃松子對心臟好

    每天吃一把包括松子在內的堅果有助降低心臟病危險,松子中富含有益心臟健康的健康脂肪、膳食纖維、植物固醇、精氨酸和多種抗氧化營養素。每周吃松子2~3次,能明顯降低心臟猝死危險。

    6、吃腰果對心臟好

    腰果有很不錯的營養價值,其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族,鎂,鋅,鐵以及大量的單不飽和脂肪酸和亞麻油酸,補充這兩類有益油脂,對于預防動脈硬化,心血管病,心臟病和腦中風有效,而且還有助于潤腸通便,適合維生素攝入不足的人群食用。

    秋季養生吃什么食物好 秋季養生吃什么比較好

    1、秋季養生吃萵筍,萵筍也是人們常見的一種蔬菜,一般吃法是炒著吃好。萵筍中的鉀是鈉的27倍,有利于促進排尿,維持水平衡,對高血壓和心臟病患者有很大的裨益。萵筍中所含的氟元素,可參與牙釉質和牙本質的形成,參與骨骼的生長。

    2、秋季養生吃豆芽,黃豆、綠豆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以及鈉、鐵、磷、鈣等人體必需的元素,生芽后不但能保持原有的物質,而且增加了維生素B1、B2、B12和C的含量豆芽中的葉綠素可以防治直腸癌,其中含水量豐富的天門冬氨酸,能使機體大大減少乳酸的堆積,從而有利于消除疲勞。中醫認為,豆芽味甘性菠菜中胡蘿涼,有清熱解毒、利濕通下等作用。

    3、秋季養生吃山楂,山楂營養豐富,富含果膠,果膠是一種多糖物質,有助于控制血糖和血脂。此外,山楂還含有大量黃酮類化合物和有機酸,具有防癌、抗癌、降血壓和膽固醇的作用。一般人群均可食用,尤其適合消化不良者、心血管疾病患者和腸炎患者,但孕婦、兒童、胃酸分泌過多者、病后體虛及牙病患者不宜食用。因為,山楂含有大量的有機酸、果酸、山楂酸、枸櫞酸等,空腹食用,會使胃酸猛增,對胃黏膜造成不良刺激。

    4、秋季養生吃鮮棗,鮮棗營養價值極高,富含人體所必需的有機酸、胡籮卜素、蛋白質和鐵鈣磷硒等微量元素,富含維生素C,且含有“環磷酸腺苷”、“葡萄苷”等營養成分,對美容保健、治療高血壓、防止癌癥都有神奇功效。因此被世人流傳一句名言:“一日吃仨棗、終生不顯老”。而且,與其他秋季水果相比,鮮棗多項營養素含量均居首位,尤其是所含維生素C可軟化血管、預防高血壓、冠心病和動脈硬化,鉀對控制血壓有利,鎂有助于對抗壓力等。

    秋季養生防病,可以經常按摩這幾個穴位

    秋天天氣開始轉冷,這時,人體內的陽氣也開始下降和受到抑制?,F代醫學研究表明,經常刺激人體的穴位可以通過經絡調節人體的生理功能,促進人體新陳代謝,增強血液循環,提高人體免疫力和防病能力的神奇功效。這里有一些適合當下季節的養生穴位,每天按摩一次,這樣即使在冬天也不會生??!

    常按三大穴位養生

    1、按腳背防止失眠

    太穴在腳背上,位于大腳趾與第二腳趾間隙向上1.5厘米的凹陷處。因為屬于足厥陰肝經,按摩此穴對肝火旺盛引起的上火癥狀有很好的效果。肝火表現為頭暈、煩躁、口干、睡眠不穩定、身體悶熱、舌苔增厚等。如果把手放在太沖穴上,稍微用力就會覺得很痛,說明肝火比較旺盛,要多按摩這個穴位。手法:按摩太沖穴前,先用熱水泡腳10分鐘左右,然后用拇指自下而上推揉3分鐘。

    2、揉腳底治口臭

    內庭穴位于腳底,第二趾根部,是足陽明胃經的興穴。興點可以說是發火的克星。如果有口臭、便秘、喉嚨痛、牙痛、腹脹、反酸嘔吐等。,可以多按內庭穴。手法:每天早晚用拇指揉100次。

    3、經常揉老虎的嘴會長痘痘。

    合谷穴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虎口。如果你牙疼耳鳴,眼睛紅腫,流鼻血,喉嚨痛,便秘,臉上又長了一個個痘痘,可以按合谷穴消火。手法:這種穴位按摩更方便,不需要固定次數。

    按摩四個穴位防疾病

    1.關元穴

    中醫認為關元穴具有培元、固本、補中的作用。任何失去活力的都可以用。臨床上多用于泌尿生殖系統疾病?,F代研究證明,按壓和搖動關元穴主要是通過調節內分泌,從而達到治療生殖系統疾病的目的。

    位置:關元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線,臍下3寸,恥骨聯合上2寸。

    適應癥:各種生殖系統疾病。尤其擅長治療不孕不育、陽痿遺精、早泄、痛經、月經不調等疾病。

    操作:按摩或震顫。顫抖法是將雙手交叉重疊放在關元穴上,施加一點壓力,然后快速輕微地上下推動交叉的雙手。操作可以隨時隨地進行。注意不要用力過猛,只要按壓揉捏時局部有酸痛感即可。

    2.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是足陽明胃經;關閉穴位是強身保健的關鍵。具有扶正培元、調節陰陽、健脾和胃、疏通經絡的作用。

    適應癥:各種衰弱性疾病,如營養不良引起的貧血、產后手術、大病初愈、慢性消耗性疾病等。是強身健體、延年益壽的好穴。

    位置: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前側面上部,小腿鼻點下3寸,距脛骨前緣1橫指(中指)。

    操作:用拇指同側按摩或用光滑的木棍按摩,或用艾條艾灸。因為小腿的皮膚比較厚,力量可以適當大一些。但是不要在努力的時候屏住呼吸,否則很容易導致血壓升高。手術不限時間地點,重要的是每天按摩,持之以恒才能有效。

    3.內關穴

    內關穴為心包經。協作穴位,自古以來就是中醫治療心臟病的核心穴位。幾乎所有與心臟異常相關的癥狀都可以使用。

    位置:內關穴位于前臂掌面下部,曲澤穴與大凌穴連線上,大凌穴(腕橫靜脈)上方2寸,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

    適應癥:大多數心臟病,如風濕性心臟病、心肌炎、冠心病、心絞痛和心律失常。尤其在預防心肌梗死方面效果最為突出。

    操作方法:

    用另一只手的拇指揉內關穴,可以隨時做,不分時間地點,以酸脹為度。經常在揉的時候會感覺到一種莫名的刺激感沿著前臂內側傳遞到心臟,這是一種很好的刺激效果,但是要注意不要過度。此外,還可以用三指捏住內關穴的表皮。

    術后一個月,患者能感覺到窒息、心煩、心悸的感覺明顯減輕或消失。

    4.神闕穴

    也就是肚臍,又稱肚臍,是人體動脈和靜脈上的一個重要穴位,也是長壽的一個主要穴位。神闕是任脈上的陰穴,命門是督脈上的陽穴,兩穴前后相連,陰陽調和是人體生命能量的所在。

    位置:位于與命門穴平行對應的肚臍處。

    作用:神闕穴是先天正氣唯一的隱蔽部位。人可以通過運動啟動人的胎兒能量,恢復天真的能量。勤按神闕穴,可使人體真氣充沛,精力充沛,體力充沛,腰肌強健,面色紅潤,耳聰目明,體重輕,延年益壽。

    主治:對腹痛、腸鳴、浮腫、痢疾、脫肛、中風等癥有獨特療效。因此,它一直被醫生視為治療疾病的一個要點。

    操作方法:

    腹部按摩法:孕婦、月經期婦女慎用此法。每天晚上睡覺前,先將雙手搓熱,將雙手放在小腹左下和右上(雙手重疊可以增加按揉的力度,但一只手的力度太小),手掌以肚臍為中心轉圈,順時針方向繞肚臍轉圈72圈,再逆著針的方向繞肚臍轉圈72圈。先轉哪個方向不重要。肚臍周圍按順時針方向揉腹和反針方向揉腹的圈數不要太講究。只是大致相等。

    指壓:孕婦、月經期婦女慎用此法。將手指按在肚臍上,不要揉搓,根據自己的舒適度調整按力。按壓時要冷靜,把注意力集中在肚臍眼上,數一數自己的呼吸。一百次就夠了,一天一次。當然也可以用手指按壓小腹其他穴位(舒天、水刀、惠來、關元、氣海等)。).

    玩法:孕婦、經期婦女慎用此法。方法:取坐位或仰臥位,用左右手掌連續拍打臍窩100~200次。術中腕關節固定或輕微移動,以肘關節屈伸為中心。操作者可在腹部深吸氣后進行,敲擊力由輕到重,再由重到輕,連續重復幾次即可終止。健康人也可以適當增加敲擊頻率和力度。另外拍擊時要注意肩膀下沉和手肘下垂,手腕放松,五指并攏。拍擊時要平穩有節奏,拍擊后要迅速抬起,拍擊的部位要準確一致。功能:經常敲打臍窩,可起到安神、調和氣血、舒肝利膽、益肺益腎、通三焦、通經絡的作用。

    注意事項

    按摩,即推拿,是治療頸腰肌勞損、緩解疲勞緊張最常用的中醫療法。其中,中醫穴位按摩的原理是什么?從西醫的角度,如何理解穴位按摩?

    "穴位”即肌肉、肌腱、骨骼連接的關鍵點。

    按照中醫的觀點,中醫稱之為“腧穴”,該部位是按摩等療法的主要操作部位,比身體其他部位更敏感,按摩后治療效果會更好。

    現代西醫解剖學也有相關研究。西醫認為,所謂的穴位是“筋、筋、骨”,通過按摩放松連接的關鍵點,整個肌肉就會放松。

    錯誤的按摩技術會導致疼痛。

    如果單純按摩皮膚會造成傷害,患者可能會感到疼痛,但如果“要點”,撥幾下,整個人就會放松。

    這也是為什么有的人按摩后第二天會感覺渾身不舒服甚至酸痛,即按摩手法不正確、過度;適當按摩后,只會帶來一種舒適放松的感覺。

    建議將按摩納入規范化管理。

    按摩行業魚龍混雜,大多沒有經過專業的培訓和考試,沒有掌握人體結構和專業的醫學知識,中醫按摩效果很差,甚至加重病情。

    如果國家能把按摩納入到持證上崗等規范化管理中,將更有利于人們正確認識中國按摩,避免按摩引發的醫療事故。因此,建議廣大市民到專業醫療機構進行按摩和正骨。

    以下是按摩的具體方法:

    1.準備:患者坐在椅子或沙發上,坐直,面向正前方,雙臂自然下垂,手掌放在大腿上,膝蓋呈90度角,雙腳分開,肩寬分開,全身肌肉放松,呼吸均勻。

    二、按摩太陽穴:順時針按摩太陽穴,每周一拍,約32拍。這種按摩具有祛風解表、清腦明目、緩解頭痛的功效。

    三、按摩百會穴:百會穴位于頭頂,左右手掌靠近百會穴旋轉,每周一拍,共32拍。這種按摩可以降血壓,鎮靜,清腦。

    4.按壓風池穴:用雙手拇指的螺旋面按壓兩側風池穴,順時針旋轉,每周一拍,約32拍。

    5.艾灸清腦:手指自然分開,用大魚際從前額到耳后分開按摩,從前到后呈弧形行走一次,一拍,做32拍左右。這種按摩具有舒筋通絡、平肝熄風、降血壓、清腦的作用。

    6.揉曲池穴降血壓:先用右手按肘關節處的曲池穴,再換左手,旋轉一次,一拍,共32拍。這種方法可以清熱降壓。

    7.揉下寬胸:先用右手拇指按左手內關穴,再用左手按右手內關穴,順時針按一拍,共32拍。這種方法的效果是舒適和寬闊的。

    8.抽血向下:用左右拇指分別按壓左右小腿足三里穴,旋轉一次,一拍,共32拍。此法功效是健脾和胃,引血下行。

    九.擴胸與空調:患者放松下垂雙手,然后握空拳,屈肘舉,抬肩向后擴胸,最后放松恢復。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

    文檔

    心臟病秋季養生

    保證睡眠,秋季天氣涼爽了許多,所以現在應該好好補補覺,充足的睡眠也是要特別注意的,每日睡眠應不低于六個半小時。嚴重感冒,秋意日隆,氣溫逐漸降低,對于心腦血管疾病和糖尿病患者以及生理機能減退,抗病能力減弱的老年人來說,稍不留意就會舊病復發或誘發新病,威脅身體健康甚至生命安全。運動療法促健康,秋冬時節應有意識地參加一些戶外活動,可以到空氣新鮮的地方散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運動。
    推薦度:
    • 熱門焦點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

    熱門推薦

    專題
    Top
    亚洲大尺度无码无码专区_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AV_大陆国产国语对白视频_国模GOGO中国人体私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