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文章專題視頻專題問答1問答10問答100問答1000問答2000關鍵字專題1關鍵字專題50關鍵字專題500關鍵字專題1500TAG最新視頻文章推薦1 推薦3 推薦5 推薦7 推薦9 推薦11 推薦13 推薦15 推薦17 推薦19 推薦21 推薦23 推薦25 推薦27 推薦29 推薦31 推薦33 推薦35 推薦37視頻文章20視頻文章30視頻文章40視頻文章50視頻文章60 視頻文章70視頻文章80視頻文章90視頻文章100視頻文章120視頻文章140 視頻2關鍵字專題關鍵字專題tag2tag3文章專題文章專題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專題3
    問答文章1 問答文章501 問答文章1001 問答文章1501 問答文章2001 問答文章2501 問答文章3001 問答文章3501 問答文章4001 問答文章4501 問答文章5001 問答文章5501 問答文章6001 問答文章6501 問答文章7001 問答文章7501 問答文章8001 問答文章8501 問答文章9001 問答文章9501
    當前位置: 首頁 - 正文

    春季可以吃的養生中成藥

    來源:懂視網 責編:小OO 時間:2024-02-19 00:13:57
    文檔

    春季可以吃的養生中成藥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春季養生藥物推薦:。1. 玉屏風散:由黃芪、白術、防風諸藥組成,適用于氣血虛弱、易患感冒者。2. 黃精丹:由黃精、當歸等藥組成,功能補益氣血,適用于身體虛弱、精神疲倦等人士。3. 銀翹散:由銀花、連翹、桔梗、薄荷等組成,具有解熱、抗炎和抗過敏的作用,適用于感冒、流感及病毒引起的流行性腮腺炎等疾病。
    推薦度:
    導讀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春季養生藥物推薦:。1. 玉屏風散:由黃芪、白術、防風諸藥組成,適用于氣血虛弱、易患感冒者。2. 黃精丹:由黃精、當歸等藥組成,功能補益氣血,適用于身體虛弱、精神疲倦等人士。3. 銀翹散:由銀花、連翹、桔梗、薄荷等組成,具有解熱、抗炎和抗過敏的作用,適用于感冒、流感及病毒引起的流行性腮腺炎等疾病。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春季養生藥物推薦:。1. 玉屏風散:由黃芪、白術、防風諸藥組成,適用于氣血虛弱、易患感冒者。2. 黃精丹:由黃精、當歸等藥組成,功能補益氣血,適用于身體虛弱、精神疲倦等人士。3. 銀翹散:由銀花、連翹、桔梗、薄荷等組成,具有解熱、抗炎和抗過敏的作用,適用于感冒、流感及病毒引起的流行性腮腺炎等疾病。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四季中藥養生

      學習中醫養生 方法 ,把握四季養生時間,食療養生,把吃出來的病吃回去,探索不生病的智慧,讓自己成為自己最好的醫生!接下來,我就和大家分享四季養生常用保健中藥,希望對各位有幫助!

      四季養生常用保健中藥

      四季保健中藥是根據中醫關于"春夏養陰、秋冬養陽"和"四季五補"的原則制定的,以幫助人們適應氣候的變化,來調節機體、促進健康。所謂"春夏養陰、秋冬養陽",是因為春夏氣候溫熱,容易傷人陰液;秋冬氣候寒冷,容易損人陽氣,故宜養之。

      所謂"四季五補",即春主升發,內應肝膽,宜升補;夏主炎熱,內應心與小腸,宜清補;長夏介于夏秋之間,濕熱主令,內應脾胃,宜淡補;秋主肅殺,其氣已涼,內應肺與大腸,宜平補;冬主斂藏,其氣寒冷,內應腎與膀胱,宜溫補。

      春季保健中藥一般宜采用益氣升發、養陰柔肝、疏泄條達的藥物,在選用藥物時,應避免過于升散,也要避免過于寒涼。

      常用的藥物有:首烏、白芍、枸杞子、川芎、人參、黃芪等。

      夏季(包括長夏)氣候炎熱,暑濕較重,容易傷人氣陰,保健中藥宜選用清淡解暑、益氣生津的藥物。

      常用的藥物有:西洋參(或太子參、北沙參、生曬參)、扁豆、蓮子、薏苡仁、茯苓、砂仁等。

      秋季氣候干燥涼爽,津液易傷,宜予平補,宜采用生津養陰、潤膚的中藥。

      常用的藥物有:麥冬、沙參、白芍、百合、熟地黃、當歸、桑椹子、冬蟲夏草、菊花等。

      冬令是進補的最好季節,這是由于氣候寒冷,萬物斂藏,進補最益。宜給予溫補腎陽、益精填髓的中藥。

      常用藥物有:附片、肉桂、鹿茸、冬蟲夏草、核桃仁、菟絲子、肉蓯蓉、熟地黃、山萸肉、枸杞子、海龍、海馬等。

      中醫四季養生之道

      正因為人“秉天地之氣而生,法四時而成”,所以中醫學首先要注意的養生法則,叫做“順四時”。為什么要順四時呢?

      我們可以問一下,地球上哪里最適合人類生存呢?答案是溫帶。盡管南極和北極也有陰也有陽,但是它們沒有晝夜陰陽的交替。南極和北極都是半年白天半年黑夜,它的陰陽是隔離的,不是陰陽交替,所以南極和北極都不適合人類生存。而熱帶則是一年長夏,沒有分為四季,陰陽也不是交替的。溫帶四季分明,人在這個地區中生活,春生、夏長、秋收、冬藏,這個四季的變化,對人類的身體、智商的發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在人類漫長的發展中,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過程,使溫帶人的大腦溝回越來越深。所以生活在溫帶的人應該很自豪,因為溫帶人很聰明。這種狀態,是誰造成的?是大自然造成的。

      要想了解中醫的“順四時”養生,就首先要了解中醫的“四時”,如果你不了解這個“四時”,就沒有辦法談中醫的養生。這是因為我們人活在“氣交”之中,“地氣上為云,天氣下為雨。”我們人就生活在天地之間的這個天氣和地氣的交會之中,“人以天地之氣而生,法四時而成”講的就是人是天地的產物,我們都是根據四時的春夏秋冬交替往返這樣的法則來完成自己的生、長、壯、老、已的全過程,這是中醫學特有的理念。

      中醫認為:“人法自然,人順四時。”如果你按照四時的春溫、夏熱、秋涼、冬寒這個規律來養生的話,就可以減少疾病在你身上的發生幾率?!饵S帝內經》中有一句話,叫做“虛邪賊風,避之有時”,“虛邪賊風”是什么?就是在某個時令中,違背正常氣候的時候,中醫就叫做虛邪賊風,這些東西都會導致人疾病的發生。

      現在很多老人都愿意住平房,不愿意住在閣子上面,為什么呢?因為北方的房子很有特點,冬暖夏涼。冬天外面再冷,你進去以后都有股暖氣,夏天外面再熱,你進到平房里都有一股涼氣,這在中醫學上叫做人得天地之氣而生。我們看看農村的那些長壽老人,幾乎全是住在平房里。我們現在都住樓房了,而樓房里只有天氣沒有地氣。

      我們來看看現在我們的生活是一個什么狀態:夏天的時候惟恐空調開得不大,惟恐屋子不涼快;冬天的時候,惟恐那暖氣燒得不熱。這些其實都是違背了自然規律的。過去老百姓有一句話叫做“冬天不冷,夏天不熱,遲早要坐病。”冬天的時候,由于人的氣血是閉藏的,如果這時候通過外界的人為條件,通過用暖氣把屋子和身體捂得太熱了,本來應該閉藏的氣血就會向外耗散,氣血都耗散出去了。中醫有句話說:“冬不藏精,春必病瘟。”如果冬天你不能夠把你的精血很好地儲存起來,那么春天的時候就該得瘟病了。

      冬天你要是一直在暖氣開得很大的屋子里待著,你全身的毛孔是開著的,如果突然間一出來,進入到外面較低的氣溫中,能不感冒嗎?所以我一直建議,冬天我們屋子里的溫度一定要控制在20度左右,千萬不能太高。

      現在人們的生活條件好了,于是夏天的時候我們很多年輕人在辦公室開空調,家里開空調,汽車里還開空調,甚至睡覺的時候也開著空調。然后不少人在夏天看病的時候就告訴我:“我怎么渾身都不舒服啊?”我說你沒法舒服,該出汗的時候你不出,都在里面憋著,它能舒服嗎?所以我建議大家,夏天開空調的時候一定別怕費電,多少開點窗子,大家知道,那個空調的風和自然的風是絕對不一樣的,那是一種透骨的涼。不只是空調,即使你用電扇也不要對著你自己吹,讓它沖著墻吹,這樣可以有一個回旋的余地。我們臨床上看到很多病例,夏天睡在空調房中或者用電扇吹著,早上起來的時候,胳膊腿就疼了,甚至有的都動彈不得。這是因為夏天的毛孔是開放的,你用空調、電扇沖著自己一個勁兒地吹,這不就是我們前面說的“虛邪賊風”嗎?所以,夏天喜歡涼爽的讀者您也得躲開點兒空調和電扇,避免把室內溫度調得太低或者直接在空調、電扇底下吹,否則,可能您這吹完以后,明兒出來半身不遂了,這種例子我們在臨床上并不少見。

      另外我建議大家在夏天的時候一定要備把扇子。咱們中國人的扇子,那叫小大由之,熱了就緊扇兩下;不熱了,就少扇兩下。扇子扇的風都是自然的風,對我們的身體無害。所以我們不能小看咱們的祖先,咱們的祖先其實非常的聰明,古人的扇子在夏天是個必備之物。

      所以希望大家在生活中,一定要讓自己的生活習慣符合天地四時的運行規律:夏天的時候該熱就得熱,冬天的時候該冷就得冷。正因為我們人不是天上掉下來的,也不是上帝捏出來的,而是天地的產物,所以作為一個人來講,在你的整個生命過程里邊,就不能夠違背天地自然運行的基本規律。

      春夏養陽,秋冬養陰

      中醫認為,人的氣血運行狀態和五臟是直接相關的。

      春天的時候,氣血從里面向外走,里面的氣血相對的不足了,這個時候人常常會有肝陰不足的狀況。中醫認為,春氣與肝氣相通,中醫說的肝,就是把人的氣血從里面向外調動的主要臟器,而春天正是氣血生發的過程,所以說春氣與肝氣相通。

      到夏天的時候,人的氣血都到外面來了,這時候外面非常充盈。中醫認為夏氣與心氣相通,為什么這么說呢?大家可能都有這種體會,夏天天氣特別熱、汗出得特別多的時候,你會感到胸悶氣短,這就是因為在夏天的時候,夏氣和心氣之間有一個相關性。

      秋天落葉的時候,是人的氣血從外面向里面收的時候,這時人的五臟里面最重要的臟器就是肺,肺氣與秋氣相通。肺氣有什么作用呢?它有宣發與肅降的作用,它可以使得你的氣血順利地從外面向里面走,所以這個過程同肺氣直接相關,所以中醫說肺氣與秋氣相通。

      到冬天的時候,人體的氣血完全到里面去了,這時冬氣與腎氣相通。

      綜上所述,按照中醫學的觀點,春夏秋冬對應肝心肺腎,這四個臟器和春夏秋冬四季是直接相關的。因此,我們中醫上的養生要遵從四季變化。

      春天的時候,氣血從里面往外調動,那么在這時候,我們就應該注意養肝。有很多人一到春天的時候就經常半夜醒來或者睡不著覺,這是因為人的陽氣白天行于外,晚上歸于內,歸于內歸到哪呢?就是歸于肝。如果肝血非常充盈,陰陽調和就能睡著,如果肝血不足,陽氣就回不去了,你就老睜著眼睛,睡不著覺,即使回去了,1點到3點是肝經旺盛的時候,如果肝陰不足,肝經有熱,就把陽氣給頂回來了,你就醒了,到5點多鐘,肺氣旺了,你就又能睡著了。還有就是有些女同志在月經前后睡眠不好,這就是因為血行于下,氣浮于上,且女性以肝為先天,肝血不足,陰不斂陽的時候就不想睡,也睡不著。

      我常常跟很多同志說,無論男女,春天的時候最好吃點烏雞白鳳丸。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方子,起碼經過了上百年的實踐。這時有些男同志就問我,吃什么烏雞白鳳丸啊,那不是婦科圣藥嗎?男同志為什么吃啊?其實不是,因為女同志是以肝為先天,以血為主,所以烏雞白鳳丸更多的是使用在女同志的身上??墒悄型驹诖禾斓臅r候,由于你的氣血向外走了,這正是肝血不足的時候,你每天早上吃上一粒烏雞白鳳丸,就會覺得身上一點都不疲勞了,春困的感覺就沒有了。

      到夏天的時候,天氣特別熱,氣血都到外面來了,這時也要特別注意。我的建議是,人們尤其是中老年同志,應該吃一點生脈飲,因為夏天你的陽氣都到外面來了,里面的陽氣不足,所以你才會出現胸悶、氣短、多汗這樣的癥狀。那么在這時候怎么辦呢?你就可以喝一點生脈飲。這是唐代中醫大家孫思邈創造的方劑,是治療暑熱非常有效的方子。生脈飲里面只有三味藥:人參、麥冬、五味子,人參是補氣的,五味子是收斂心氣的,讓你別出那么多汗,麥冬有清肺熱的作用。所以,夏天的時候用一點生脈飲,就有助于人們心氣的滋養,就可以防止你夏天出現胸悶、氣短、汗多等癥狀。

      秋氣與肺氣相通,秋天是氣血往里面走的季節,中醫講肺主治節,可以幫助你的氣血從外往里收。到秋天的時候,我勸大家方便的時候就吃點秋梨膏,它有什么作用呢?大家都知道,梨的金氣最重,梨的秋氣也是最重的,你看梨花開出是白的,中醫講“白色入肺”,所以梨有潤肺、止渴的作用,可以入肺經,有助于氣血肅降,幫助人們的氣血從外面向里面走。

      到冬天的時候, 大雪 封山,氣血都到里面去了,這時正好是進補的好時節,好比樹要冬灌,就是因為營養都在里面,給點水就可以迅速吸收。中醫說冬天重在補腎,男同志以精氣為主,可以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吃點六味地黃丸、金匱腎氣丸;對于女同志來說,特別是在更年期以前的女同志,則重在補血,我建議這些女同志吃一點阿膠、大棗、核桃仁、冰糖,把它們做成膏狀服用;過了更年期的女同志,就可以用點六味地黃丸來補腎,因為這時候氣血都到里面去了,吃完這些有營養的東西,它就能夠充分地運化,補充氣血,為來年的春天做準備。

      我們中醫學把這個養生方法叫做春夏養陽,秋冬養陰,這是在我們身體機能正常情況下的滋養方法。如果你說夏天我感冒了,或者是冬天我感冒了,這時候這樣的調養藥物就要少用了,因為人體發熱的時候,肌體能量都起來和疾病作斗爭,這時候如果你吃進去很多營養以后,在體內不好運化。中醫講的忌口主要是在這兩季節,在忌口的時候,就不要吃那么多滋補藥了,等感冒過去了,咳嗽過去了,你再接著吃。如果我們按照中醫說的這種法則來進行養生的話,我想恐怕得病的幾率就小得多了。

      老百姓常說:“冬天不冷,夏天不熱,早晚要坐病。”冬天由于氣血閉藏,儲存營養,為明年的生發做好準備。“冬不藏精,春必病瘟”,冬天不很好地儲存陰精,春天的時候容易得熱性疾病。冬天冷的時候毛孔處于閉塞狀態,有助于氣血內收,夏天熱的時候毛孔開放,有助于氣血往外走。而現在人們夏天惟恐熱著,冬天惟恐凍著,這是違反規律的,該冷就得冷,該熱就得熱,樹一年開兩次花可能就活不成了。

      起居生活和情志調節要隨四季變化而變

      除了我們以上論述的飲食養生以外,在一年四季中,我們自己的生活起居應該怎么安排才能更有助于養生呢?

      春天的時候,人的氣血從里面往外走,整個自然界也是處在萬物生發的時候?!饵S帝內經》講了,在這個季節里,一定要記住,要“夜臥早起,廣步于庭”。夜臥就是天黑了以后,你就應該睡覺了;早起,就是早上早點起來。這是因為春天體內的氣血往外走,我們晚上早一點睡的話,有助于陰氣的避藏,有利于氣血恢復。“廣步于庭”就是告訴我們經常到外面去散散步,感受一下大自然萬物生發的氣息,很自然地和自然界構成一種和諧的狀態。

      有的人在春天的時候,一困一乏就沒完沒了地老睡覺,這肯定是不行的。在情志上,因為春天是一個生發的季節,人的情志也應該是積極生發的。中醫說五臟里面,肝在季為春,也就是說肝在春季對人體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肝有抒發的作用,它調節氣機,可以讓你氣血往外走。“肝喜調達,而惡抑郁。”說的就是肝希望你非常高興、非常愉快,所以大家記住,春天的時候一定不要郁悶,因為在春天你一郁悶,肝氣就要受影響了,氣血就不能夠順暢地生發。所以春天的時候,最好每天都高高興興的,別郁悶。這是非常重要的養生法則,因為自然界萬物都在生發,你天天見誰都不高興,你自己就把自己變成了一種郁悶的狀態,就和這個時令不能夠和諧在一起了。

      夏天的時候,大家都知道,人容易心情煩躁,動不動就發脾氣。這是為什么呢?因為夏天氣血都到外面來了,里面的氣血都相對的不足,所以遇見點事就容易生氣發火。因此,我們一定要記住,夏天要忌怒,別發脾氣,或者盡量少發脾氣。夏天的時候,本來你的氣血都在外面了,你再一發脾氣,血壓就上來了,心臟就不蹦了,罷工了,哪里還能健康?忌怒就會避免這樣的情況發生。

      那么,夏天人應該怎樣調理自己的起居生活呢?夏天的時候大家一定注意,要“晚臥早起,無厭于日”,說的就是夏天的時候,我們可以晚點睡,晚點睡早點起,可以睡得少一點,哪怕你中午再補點覺都可以。但是,我說的晚不是無限度地晚,最晚到了 1l點以前,你就得上床睡覺了,到了早上五六點鐘你就起來,簡單地說就是跟著太陽走,跟著這個自然的規律,有助于人的陽氣向外生發。

      到了秋天的時候,人的起居生活養生 總結 起來就是要“早臥早起,與雞俱興”。大家都知道,雞是夜盲癥,它一到黑天就奔雞窩走了,“與雞俱興”就是說我們秋天的時候的生活規律要跟著雞走,雞只要是進窩了,你就睡覺,雞出來了你就起來,這就叫與雞俱興。這時候,你的氣血正好是從外面向里面收的時候,大家知道,白天人的陽氣都在外面,晚上陽氣歸于內了,那么如果你能夠按照與雞俱興這樣早臥早起的話,那么你的氣血就符合這個往里逐漸儲藏的這么一種狀態。而且秋天的時候,既有非常美的景色,也容易有一種悲哀的情緒,由于萬物都凋零了,很容易產生悲秋的情緒。但秋天忌的是悲,別老傷感,中醫說的“肺”和這個悲之間是相關的,這時候自己一定要注意,你要是過悲,就會傷肺。

      到冬天的時候,我們大家一定要注意,要“早臥晚起,必待日光”,就是等太陽出來了,您再起來?,F在有很多老年人,大冬天5點多鐘不到6點就出去鍛煉,但那不叫鍛煉,那叫折騰。為什么中醫講冬天一定要跟著太陽走呢?因為冬天的時候,天地都在閉藏中的狀態,我們前面說了,植物這時候所有的營養都在根部,如果你過多、過早、過激烈地鍛煉的話,你的毛孔就要開放了,毛孔的開放不利于你精氣的儲藏。因此,冬天鍛煉,一定要等著太陽。跟著太陽跑,太陽出來了,你再出去遛彎去,太陽落山了,你就回家去,不要在外面冒著霧露風雪去鍛煉,這個是不符合中醫養生的規律的。

      冬天的時候是萬物和氣血避藏的時候,人的情志,要非常注意什么呢?情志中要注意別害怕,別驚恐,別想今天我的股票跌了,明天我那基金跌了,你要讓自己若有所得。從情緒上講,你要覺得自己很滿足,不要驚恐、不要害怕,如果你天天在這種驚恐害怕中,是不利于腎氣的內藏的。

    四季中藥養生_四季養生常用保健中藥相關 文章 :

    1. 中藥四季養生食譜

    2. 中醫藥四季養生知識

    3. 中醫美容的養生知識

    4. 5大常用中草藥的養生功效

    5. 淺談中藥

     

    春天肝火旺吃什么藥?

    肝火春季用什么方法和吃什么藥和食療

    肝火旺,可以喝苦瓜粉,熬粥是放幾粒蓮子,少吃辛辣的食品

    每年春季總是頭暈肝火旺吃什么中成藥好了

    推薦菊花泡水喝 中成藥有龍膽瀉肝丸春季如果還有易怒 女性的話如果有 *** 脹痛的話加逍遙丸會效果更好。

    春天肝火旺應該怎樣養肝?

    您好,人體五臟與自然界四時相通應,春季在五行中屬木,肝與春季相通應,所以春季調養肝臟是最好的時機,建議您可以做做足厥陰肝經,足少陽膽經經絡疏通,再在背部肝膽的反射區做做疏通或刮痧。平時多注意情緒,晚上早點休息。希望對您有幫助。

    春季發脾氣其實是肝火旺,吃什么降肝火

    多吃新鮮的蔬菜水果胡蘿卜對補充人體的維生素B、避免口唇干裂也有很好的療效。西紅柿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營養豐富,還能夠清熱解毒,平肝去火??喙?、芹菜,能夠解熱消暑、消除疲勞。草莓既能養肝,又是去肝火的高手。從中醫角度講,草莓性涼、偏酸甜,能養肝護肝,又因紅色入心,可去心火。但是草莓是涼性的食物,像是脾胃虛寒、容易腹瀉和胃酸過多的人更要控制量

    春天肝火旺易發火吃什么食物可以改善一下

    稀飯+空心菜+牛排+黃西瓜

    春天了感覺肝火旺,總是想發脾氣呢 怎么回事啊

    肝火旺確實容易發脾氣啊哈哈

    春天肝火旺喝什么湯好

    肝火旺喝菊花茶_

    春季肝火旺盛的人如何養生?

    你好。

    【人的氣機調解中心】——肝。

    肝的疏泄功能失常了,氣就堵了。肝疏泄不夠或疏泄太過,都會引發【肝火】。眼睛紅、干澀、視物模糊都是肝火的初期癥狀?!饵S帝內經》有云:肝氣通于目,肝和則能辨五色矣。

    中醫說,肝火有三大類:脾虛肝乘、肝郁氣滯、肝火上炎。

    “肝火上炎”,多吃清肝瀉熱食物??喙?、苦菜、西紅柿、綠豆、綠豆芽、黃豆芽、芹菜、白菜、李子、青梅、山楂、柑橘;戒菸、少酒;忌食甘、肥、辛、辣等。減少熬夜、保證充足睡眠,適當運動。

    “脾虛肝乘”:多吃健脾益氣食物。多吃扁豆、高粱米、薏米、蕎麥、栗子、蓮子、芡實、山藥、大棗、柑橘、橙子等。

    “肝郁氣滯”:多吃疏肝理氣食物。芹菜、茼蒿、西紅柿、蘿卜、橙子、柚子、柑子、橘子、香椽、佛手等。注意調節神志、情志。

    《黃帝內經》,四季養生之原則: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于庭,被發緩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

    春季肝火旺,怎么調理

    1

    多喝檸檬水

    很多人會質疑,檸檬水和肝火旺有什么關系。首先,水是加速身體新陳代謝的一個媒介,其次檸檬的酸性能促使肝臟生成膽汁,有利于幫助身體排出雜質和毒素。

    減輕肝臟負擔是每天必做的功課,也是預防癌癥的小細節。建議每天喝8杯左右的水,千萬不要偷懶哦。

    2

    舒暢情志降肝火

    中醫認為,肝為“將軍之官”主疏泄,主藏血,情志致病易“怒傷肝”。因此我們往往認為肝火旺導致易怒,但情緒上的大起大落、暴躁易怒也容易 *** 肝郁化火,導致肝火上升。

    因此要降肝火,最重要方法之一就是暢情志,心平氣和,也就是要注意調整心情,穩定情緒。透過發泄和轉移,也可使怒氣消除,保持精神愉快

    溼氣重肝火旺吃什么好

    護肝驅寒茶蜜糖紅茶:紅茶葉 5克,放保溫杯內,以沸水沖泡,加蓋燜片刻;調適量蜂蜜、紅糖。每日飯前各飲 1次,能溫中養胃。此茶適用于春天肝氣偏旺,脾胃功能不佳。

    蔥白生姜茶:大蔥 1根,砸扁切碎放鍋內,加開水 1碗,取旺火燒沸,加紅茶葉 1大撮,調入生姜汁 1匙,沖濃茶趁熱飲。隨即蓋被就寢,可增熱御寒,防治早春風寒感冒。另外,作為養肝護肝的良方同時一杯(諾 苷噠)也很幫幫哦

    適合長期養生吃的中藥

    1.人參:具有滋補氣血、強身健體、增強免疫力等作用,有助于保持身體健康。

    2.黃芪:具有益氣、固精、提高免疫力的功能,對健康有著重要的保健作用。

    3.阿膠:具有滋補肝腎、養血補氣、補腦健身的作用,可促進機體健康。

    4.熟地黃:具有滋補肝腎、補血養心、抗衰老的特性,長期用于養生可以增強身體的健康能力。

    5.枸杞:具有明目、補腎、補血、抗衰老等功效,有助于提高機體免疫力和抵抗力。

    6.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美容的作用,有助于維持女性的生殖健康。

    7.天麻:具有清熱解毒、養神安神的特性,有助于提高身體的抵抗力和健康狀況。

    8.石斛:具有益氣、養陰、潤肺、補肝腎的作用,可提高身體的抵抗力和提高免疫力。

    9.當藥:具有清熱解毒、潤肺、止咳、理氣的作用,有助于增強身體健康狀況。

    10.白芍:具有潤肝補血、止痛、治療婦科疾病、抗衰老的作用,有助于維持身體健康。

    春季養生吃什么中藥好?

    中藥現在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許許多多的年輕人也開始熟悉這個古老的東西。那么有哪些中藥適合我們春季養生呢?下面跟隨我一起來看看吧。

      春季養生中藥

      1、菊花:味辛、甘、苦,性微寒,具有疏風清熱、解毒、明目等功效。因熱傷風、肝火盛所致的頭暈頭痛、目赤腫痛等癥狀,可泡1杯菊花茶喝。

      2、金銀花:味甘性寒,具有清熱解毒的作用。對于咽喉腫痛、熱毒瀉痢等癥,用金銀花水煎代茶喝,1天后即可見效;寶寶身上出現熱痱,可用金銀花煎成濃濃的湯汁,用棉球蘸取汁液在患處輕輕地反復擦洗,1天后就會顯效。

      3、枸杞子:味甘性平,具有滋腎潤肺、補肝明目等功效。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可取寧夏枸杞子適量,用清水洗凈、烘干、打碎、分裝,每天取20克,分2次于空腹時服,2個月為1個療程,服藥期間停服其他中西藥;老人夜間口干癥,可取枸杞子30克,用清水洗凈,于睡前嚼服,一般10天后即可見效;男性不育癥患者可取枸杞子15克,用清水洗凈,于每晚嚼細咽下,2個月為1個療程,服藥期間適當戒房事。

    4、薏米:味甘、淡,性微寒,具有利水滲溼、健脾、清熱排膿等功效。在溼氣較重的季節或地區,可用薏米煮湯喝。薏米性微寒、偏涼,所以平時怕冷的陽虛體質者不宜長期服用。

      5、西洋參:味苦、微甘,性寒,具有補氣養陰、清火生津的作用。熬夜后,很多人常會感覺口干目眩、咽痛咳嗽,此時喝1杯西洋參茶,可讓您口舌生津。西洋參性寒,所以脾胃虛弱的人不宜過多食用。

      6、丹參:味苦性微寒,具有活血化淤、涼血消癰、養血安神的作用。取丹參適量,將其研成粉,于睡前以小杯溫酒或淡鹽水送服,對各種月經不調有效,但孕婦及月經期女性忌用。

      7、艾葉:味苦、辛,性溫,具有溫經止血、散寒止痛、祛溼止癢、安胎的作用。因風寒所致的咳嗽,可采用艾葉薰腳的方法;面板癤腫可取艾條1根,點燃一端,距患處3~5厘米進行薰灸,每日1次,每次10分鐘;胃痛可取艾葉適量,打入雞蛋一起攪拌均勻,炒至半熟,加清水適量煮沸,渣水共服,每日3次。

      8、麥芽:味甘性平,具有消食和中的作用。兒童消化不良,可用麥芽水煎代茶飲;女性斷乳,可用麥芽水煎服。

      9、羅漢果:味甘、酸,性涼,具有清熱涼血、生津止咳、滑腸排毒、嫩膚益顏、潤肺化痰等功效。羅漢果煎水、沖泡飲用或直接嚼著吃均可,每天2次,每次以10克為宜。

      10、陳皮:味辛、苦,性溫,具有理氣、調中、祛溼、化痰等功效。對于咳嗽不止且痰液稀白的患者,可用陳皮泡水喝。

      11、石榴皮:味酸、澀,性溫,具有澀腸止瀉、止痢固脫等功效。吃石榴后將石榴皮洗凈、曬干收集起來,當家人出現腹瀉癥狀時,可將石榴皮與紅糖煮水喝,療效較佳。

      熬中藥的方法

      1. 煮藥需用白開水

      現代社會的人們熬制中藥,都是開啟自來水直接使用,而自來水大多都是經過氯消毒的,里面或多或少會有殘留,同時里面還會含有較多的鈣、鎂離子,容易和中藥發生化學反應,從而影響藥效。

      2. 先煎后煎分藥性

      貝殼類、礦物類、骨甲類等應先煎。貝殼類有牡蠣粉、蛤粉等;礦物類有石膏粉、龍骨等;骨甲類有鱉甲、龜板等。此類藥應先煎十分鐘后再放入其它藥物。有些藥方要求煎藥時必須后煎的中藥,“后煎”就是將藥煎十分鐘后再放入藥罐,因為有些中藥久煎無效,像鉤藤等。有些芳香帶味藥,久煎減低藥效,如金銀花、連翹、薄荷等。還有些藥久煎可以減輕藥的毒性,如馬錢子等。煎前最好先把藥材用溫水泡四十分鐘,好讓中藥泡透以便將藥的有效成分更多地煎出。

      3. 開蓋關蓋要注意

      一些揮發***材,如果敞開熬,有效成分會隨水蒸氣散發到空氣中,藥效將大打折扣。一般是辛散解表或芳香化溼類藥物,如薄荷、蘇葉、藿香等,且煎煮時間不宜過久。又如一些補益類藥物如人參、鹿茸、西洋參等,需要在容器內用小火慢煎久熬,才能使其有效成分充分煎煮出來,也應該蓋上蓋子,以防止藥物成分在慢煎久熬中隨水蒸氣失去了。

      一些重量輕、體積大的藥材,如金錢草、番瀉葉等,如果熬藥容器不夠大,蓋上蓋子易使藥液溢位。另外,有些不易溶解的藥材,煎熬時需經常攪拌,這樣的藥物最好不要蓋著蓋子煮。 看過的人還會看: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

    文檔

    春季可以吃的養生中成藥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春季養生藥物推薦:。1. 玉屏風散:由黃芪、白術、防風諸藥組成,適用于氣血虛弱、易患感冒者。2. 黃精丹:由黃精、當歸等藥組成,功能補益氣血,適用于身體虛弱、精神疲倦等人士。3. 銀翹散:由銀花、連翹、桔梗、薄荷等組成,具有解熱、抗炎和抗過敏的作用,適用于感冒、流感及病毒引起的流行性腮腺炎等疾病。
    推薦度:
    • 熱門焦點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

    熱門推薦

    專題
    Top
    亚洲大尺度无码无码专区_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AV_大陆国产国语对白视频_国模GOGO中国人体私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