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懂視移動端 視頻1 視頻21 視頻41 視頻61 視頻文章1 視頻文章21 視頻文章41 視頻文章61 視頻擴展1 視頻擴展6 視頻擴展11 視頻擴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資訊1 資訊501 資訊1001 資訊1501 標簽1 標簽501 標簽1001 關鍵詞1 關鍵詞501 關鍵詞1001 關鍵詞1501
    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常識 - 正文

    萬圣節和中元節有什么“鬼”不同?

    來源:懂視網 責編:小OO 時間:2020-04-08 14:48:22
    導讀萬圣節和中元節有什么“鬼”不同?,節日氛圍中元節中元節在農歷七月十五,傳說該日地府放出全部鬼魂,民間普遍進行祭祀鬼魂的活動。中元節除了祭祀祖先,也有許多禁忌,這一天我們總會格外的小心,害怕觸碰了什么禁忌會招來霉運,所以中元節顯得格外的靜穆嚴肅。萬圣節在國外中元節中元節在農歷七月十五,傳說該日地府放出全部鬼魂,民間普遍進行祭祀鬼魂的活動。中元節除了祭祀祖先,也有許多禁忌,這一天我們總會格外的小

    節日氛圍 中元節 中元節在農歷七月十五,傳說該日地府放出全部鬼魂,民間普遍進行祭祀鬼魂的活動。中元節除了祭祀祖先,也有許多禁忌,這一天我們總會格外的小心,害怕觸碰了什么禁忌會招來霉運,所以中元節顯得格外的靜穆嚴肅。 萬圣節 在國外

    中元節

    中元節在農歷七月十五,傳說該日地府放出全部鬼魂,民間普遍進行祭祀鬼魂的活動。中元節除了祭祀祖先,也有許多禁忌,這一天我們總會格外的小心,害怕觸碰了什么禁忌會招來霉運,所以中元節顯得格外的靜穆嚴肅。

    萬圣節的英文是Halloween,來源于“All Hallows' Eve”,和我國的中元節不謀而合,也是每年一度鬼門大開的日子。在這一天,特別是夜幕降臨的時候,人間各種妖魔鬼怪,肆無忌憚橫行于世,百鬼夜行,群魔亂舞。 中元節的日期是每年陰歷七月十五日,

    萬圣節

    在國外所有節日當中,最能讓孩子們和童心未泯的大兒童們狂歡尖叫雀躍不已的,除了圣誕節,就是萬圣節了。萬圣節最初也與祭祀習俗有關,但逐漸發展成為今天娛樂性質很強的節慶活動,主要表現為狂歡。

    All Saint’s Day .萬圣節英語不是這么說的啊 應該Halloween.在10月31日的~ 呵呵 樓上的說的是Trick or treat~就是要糖或點心不給就嚇人.我們這里每年都有 網上找的解釋:凱爾特人(Celtic) 相信太陽神幫助他們種植農作物。但是,每年太陽神都

    【節日起源】

    萬圣節和中國的中元節很相似。 中元節,俗稱鬼節,七月半,佛教稱為盂蘭盆節。 正月十五日漢族稱上元佳節,乃慶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日漢族稱中元節,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日漢族稱下元節,乃食寒食,紀念賢人。 中元節在農歷七月十五日,部分在

    中元節

    農歷七月半,民間習俗稱之為“鬼節”,佛教稱之為“盂蘭盆節”,道教稱之為“中元節”。關于其來源,有不同的說法,道家有天、地、水三官,中元節來源于地官赦罪的說法,地官的生日即是中元節。

    中元節和萬圣節最初都與祭祀習俗有關。但隨著人類的發展,都出現了演變。西方萬圣節就早發展成為帶有娛樂性質很強的盛大活動。而我國的中元節,也正在由傳統的祭祀習俗逐漸發展。 中元節這天,南方人殺雞宰鴨,并焚香燒紙,祭祀先人。但也有不少

    按照佛教的說法,中元節來源于目連救母的故事。說的是釋迦牟尼的弟子目連不忍母親在地獄受苦,在七月十五供奉十方僧人,替母贖罪,終于將母親解脫出來的故事。

    無論在中國,還是在西方,“鬼節”都有著悠久的歷史。中國的中元節被稱為鬼節,西方的萬圣節被稱為鬼節。兩者之間的區別呢: 中國的鬼節“中元節” 中國每年農歷七月十五日為“盂蘭盆節”,也稱“中元節”(一定意義上講,中元節歸屬道教,盂蘭盆節歸屬

    體現了我國中華傳統文化非常注重“善終”與“孝道”?!肮砉澪幕背休d著這一思想,也使其在歷史的洪流之中經久不衰,流傳至今。

    萬圣節是西方的傳統節日,又叫諸圣節,在每年的11月1日,就像圣誕節的前一夜平安夜是最熱鬧的時刻,萬圣節前夜10月31日是這個節日最熱鬧的時刻。在中文里,常常把萬圣節前夜(Halloween)訛譯為萬圣節(All Saint‘ Day)。 為慶祝萬圣節的來臨,

    萬圣節

    萬圣夜(又叫鬼節,萬圣節前夜)在每年的10月31日,是英語國家的傳統節日,而萬圣夜也被我們叫做萬圣節。關于萬圣節的來源,流傳較廣的一種說法是已經逝去之人,其靈魂會在這一天重返人間,尋找替身。

    每年的農歷七月十五是中國的傳統祭祖大節——中元節,又稱鬼節。無獨有偶,在西方國家也有一個鬼節,就是大家所熟知的萬圣節。每年的11月1日,是西方的萬圣節。同為鬼節的兩個節日,在節日的表現形式上截然相反,一個熱鬧非凡,一個莊重肅穆,一個

    人們為了避免先人亡魂來奪取自己的生命,于是點燃火炬,還用各種動植物來裝飾自己,借以嚇走鬼魂,躲過災難,這也是后來萬圣節化裝舞會的來源。

    近些年來,隨著一些商家、某些意見領袖的全力宣傳,萬圣節這個原本屬于西方人的節日,在中國卻成為了一個熱鬧非凡,受年輕人追捧的節日。而人們的接受程度和參與度甚至有逐年上升的趨勢。與之相比,中國人傳統的鬼節卻顯得無人問津,甚至有年輕

    【節日風俗】

    七夕節,又稱七巧節,人們拜七姐,祈福許愿、乞求巧藝、坐看牽??椗?、祈禱姻緣、儲七夕水等,是七夕的傳統習俗。 經歷史發展,七夕被賦予了“牛郎織女”的美麗愛情傳說,使其成為了象征愛情的節日,從而被認為是中國最具浪漫色彩的傳統節日,在

    中元節

    中元節的習俗最主要的莫過于祭祀先祖了,人們在這一天一般會用燃燒紙錢、點燃蠟燭等方式緬懷先人,祭祀亡靈。近年來,隨著國家對文明祭祀與綠色環保的倡導,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了鮮花祭祀或網上祭奠的方式來寄托哀思,傳承中元節文化。

    這兩個節日本來都是祭奠死去親人的日子。西方的萬圣節的活動原來是非常簡單的,而且大部分是在教堂里進行。但在整個歐洲,人們都把萬圣節前夜看作盡情玩鬧、講鬼故事和互相嚇唬的好機會。于是人們不再把這節日用來贊美秋天,卻讓它變成神怪、巫

    其次,放河燈也是一個流傳較廣的習俗。人們將一盞形似荷花的燈放于水中,任其漂流,以普度水中的鬼魂。

    農歷七月十五,也就是中國(包括日本、韓國等東方國家)的鬼節,亦叫七月半、中元節、盂蘭盆節、盂蘭盆會、施孤、亡人節、送老客日等。西方的鬼節則是萬圣節,為每年的公歷11月1日。它們之間有什么區別呢? 中元節。我們的鬼節,也就是農歷七月

    中元節也是佛教的“盂蘭盆會”,各大的寺廟到農歷七月內,來往的香客、信徒絡繹不絕。有的人是的進香祈福祭奠,有的人是與法師們一起為亡魂們誦經超度。愿他們早登極樂,脫離六道之苦。

    萬圣節是西方國家的傳統節日,這一夜是一年中最“鬧鬼”的一夜,所以也叫“鬼節”。 從萬圣夜后午夜開始,前夜的主題是鬼怪、嚇人,以及與死亡、魔法、魔怪有關的事物。直至次日11月1日持續整整一天。 他們認為,在那天晚上他們偉大的死神--薩曼會把

    萬圣節

    南瓜燈幾乎成了萬圣節的一個標志。為什么會有南瓜燈呢?其實和我們放鞭炮為了嚇走年獸一樣,人們為了在萬圣夜嚇走游魂,便用植物果實塊根等雕刻成可怕的面孔擺于門前,于是便有了經典的南瓜燈。

    中元節,俗稱七月半,也稱施孤、鬼節、齋孤或地官節,為每年農歷七月十四/十五日,與上元節、下元節合稱“三元”。民間有祭祖、祀亡魂、放河燈、焚紙錠的習俗。中元節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三節是中國傳統的祭祖大節。中元節屬于非物質文化遺產,

    萬圣節的化妝舞會也是其中的一個標志。這天年輕人會穿上各種奇裝異服,不管是嚇人的、美麗的、怪異的,各種造型應有盡有。

    萬圣節和中國的中元節很相似。 中元節,俗稱鬼節,七月半,佛教稱為盂蘭盆節。 正月十五日漢族稱上元佳節,乃慶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日漢族稱中元節,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日漢族稱下元節,乃食寒食,紀念賢人。 中元節在農歷七月十五日,部分在

    當晚小孩會穿上化妝服,戴上面具,挨家挨戶地討要糖果,口中說著“trickortreat”,不給糖就搗亂。遇上不肯配合的大人,小朋友們就可以有理有據地“作惡”一場了。

    在西方國家,每年的十月三十一日,有個Halloween,辭典解釋為 “The eve of All Saints'Day”,中文譯作:萬圣節之夜。 關于萬圣節,人們或多或少都有了一定的感性認知:知道萬圣節期 間,許多公共場所乃至居家院落,都會布置上很多裝璜,諸如各式

    “鬼節”不刺激?看鬼片!對于生性不喜熱鬧的年輕人來說,最適合他們的萬圣節傳統就是聚眾看恐怖片了。雖然說想看電影隨時都行,但在這節日的氣氛下,想必會是別有一番風味的新鮮體驗。

    不要講故事了。你晚上12點到窗口,點一根蠟燭,開著窗戶啊,關燈。之后你說9聲阿門,看看會看見什么!

    【節日美食】

    西方的萬圣節就像是咱們中國人的中元節一樣,充滿了對於鬼魂的敬畏和好奇。但和中元節較為不同的是,萬圣節更多了一份孩童的俏皮,以及商人的錢味。 很早很早的時候,在紀元以前,凱爾特人在夏末舉行儀式,感激上蒼和太陽的恩惠。當時的占卜

    中元節

    瀨粉

    中元節當天,東莞有吃瀨粉的習俗。瀨粉是東莞人壽宴的傳統食品,寓意長長久久,多福多壽。

    花饃

    農歷七月十五中元節前,民間婦女盛行面塑活動,晉北地區最烈。送給小輩的花饃要捏成羊形,稱為面羊,取意羊羔吃奶雙膝下跪,希望小輩不要忘記父母的養育之恩;送給老輩的花饃要捏形,稱為面人,意喻兒孫滿堂,福壽雙全;送給平輩的花饃要捏成魚形,稱為面魚,意喻連年有余。

    農歷七月十五中元節這天,全國很多地方都會選擇吃鴨子。為什么呢?原來“鴨”就是“壓”,取其諧音,吃鴨子是為了壓住鬼魂。另一傳是活著的人要送些鴨子下去,好讓鴨子游泳載他們回來。

    扁食

    在江蘇省,很多鄉民在中元節當天都會吃扁食(一種以面粉和糖作成畚箕形的食品)。

    餃餅

    在浙江省臺州市的天臺縣,中元節他們會吃“餃餅”,一種類似于春卷的食物。

    萬圣節

    萬圣夜的重頭戲還是在餐桌上。你既要準備好美食來招待那些前來搗亂的“小鬼”,更要在這個特別的節日為你的餐桌裝扮一番。萬圣節有幾樣吃的東西是必備的:南瓜派、蘋果、糖果,有的地方還會準備上等的牛羊肉。

    糖果

    “不給糖果就搗亂”,萬圣節的糖果最經典的是橘色、棕色和黑色的包裝,造型以鬼怪居多。

    南瓜派

    南瓜派在美國南方本來就是初冬最常見的食物,在萬圣節只是更應景而已。除了南瓜派,南瓜子也是節日常見的零食。

    蘋果

    11月1日除了是西方傳統的萬圣節之外,還是古羅馬一個重要的節日——波摩娜節。波摩娜是“果樹之神”,掌管所有果樹的生與死、豐收與欠收。羅馬人統治凱爾特人后,把波摩娜節和新年融合在一起,形成了萬圣節吃蘋果的習俗。

    相比于西方萬圣節的歡樂活潑,我國傳統的中元節雖然是靜穆的“鬼節”,但是也有很多豐富有趣的民俗形式,更有深刻的文化意蘊,只要我們認真地去了解一下它,相信也會喜歡上它的,中國的傳統節日不比外國的節日遜色。

    擴展閱讀,以下內容您可能還感興趣。

    七夕和鬼節有區別嗎?

    七夕節,又稱七巧節,人們拜七姐,祈福許愿、乞求巧藝、坐看牽??椗?、祈禱姻緣、儲七夕水等,是七夕的傳統習俗。

    經歷史發展,七夕被賦予了“牛郎織女”的美麗愛情傳說,使其成為了象征愛情的節日,從而被認為是中國最具浪漫色彩的傳統節日,在當zhidao代更是產生了“中國情人節”的文化含義。

    七夕節起始于上古,普及于西漢,鼎盛于宋代。在古代,七夕節是靚女們的專屬節日。在七夕的眾多民俗當中,有些逐漸消失,但還有相當一部分被人們延續了下來。

    鬼節,顧名思義,與鬼有關的節日、祭祀鬼的節日。

    鬼是在人類蒙昧時期,對生命的一種延伸。東西方文化對于生命延伸的概念略有不同,但人死為鬼一直是鬼文化的主流。鬼節有中西之分,在中國有很多鬼節,分別有七月半,清明節,三月三,十月初一等。西方鬼節中有墨西哥鬼節等,但最著名的是萬圣節。此詞條將詳細介紹中外各個鬼節的起源文化等內容。

    為什么中國有中元節,西方有萬圣節,為什么都有“鬼節”?

    這兩個節日本來都是祭奠死去親人的日子。西方的萬圣節的活動原來是非常簡單的,而且大部分是在教堂里進行知。但在整個歐洲,人們都把萬圣節前夜看作盡情玩鬧、講鬼故事和互相嚇唬的好機會。于是人們不再把這節日用來贊美秋天,卻讓它變成神怪、巫婆和鬼魂的道節日。

    而中國的“中元節”,仍然是以祭奠親人為主,主要形式為燒紙,上墳為主。

    中國的鬼節與西方的鬼節有何不同

    農歷七月十五,也就是中國(包括日本、韓國等東方國家)的鬼節,亦叫七月半、中元節、盂蘭盆節、盂蘭盆會、施孤、亡人節、送老客日等。西方的鬼節則是萬圣節,為每年的公歷11月1日。它們之間有什么區別呢?

    中元節。我們的鬼節,也就是農歷七月十五這天,按照道教說法就是中元節(有些地區為十三或十四,相傳是宋代末年蒙古人入侵某地,居民為逃難而提早一天過節)。中國古代以一、七、十月之十五日分稱上元、中元、下元:上元是天官賜福日,中元為地官赦罪日,下元為水官解厄日。所以會在中元時普渡孤魂野鬼。節日這天,人們帶上祭品,到墳上去祭奠祖先,與清明節上墳相似。在封建時代,地方官府還命令寺廟的和尚道士設孤魂道場,以祭奠陣亡的軍士。中元節時,人們要焚燒大量的紙錢。以湖湘川陜一帶最盛。

    俗傳去世的祖先七月初被閻王釋放半月,故有七月初接祖,七月半送祖習俗。送祖時,紙錢冥財燒得很多,以便“祖先享用”。同時,在寫有享用人姓名的紙封中裝入錢紙,祭祀時焚燒,稱“燒包”。年內過世者燒新包,多大操大辦,過世1年以上者燒老包。

    無論貧富都要備下酒菜、紙錢祭奠亡人,以示對死去的先人的懷念。中元節一般是7天,又有新亡人和老亡人之分。3年內死的稱新亡人,3年前死的稱老亡人。迷信說新老亡人這段時間要回家看看,還說新、老亡人回來的時間并不相同,新亡人先回,老亡人后回,因此要分別祭奠。燒紙錢的時間選晚上夜深人靜,先用石灰在院子里灑幾個圈兒,說是把紙錢燒在圈里孤魂野鬼不敢來搶,然后一堆一堆地燒,燒時嘴里還要不住地念叨:“某某來領錢?!弊詈筮€要在圈外燒一堆,說是燒給孤魂野鬼的。亡人們回去的這一天,無論貧富都要做一餐好飯菜敬亡人,又叫“送亡人(老客)”。

    民間認為,整個七月為鬼月。初一鬼門開,十五鬼門關。此月,鬼經過春夏的沉寂,又可以出來活動,所以叫做鬼門開。民間以路邊點火燒紙錢、河中放燈、提供鞋子等辦法,滿足鬼出門活動的需要,以免它們連基本的需求都得不到滿足,無法出行而在原地為非作歹,當然,點燈引路等辦法更是希望野鬼能“遠走他鄉”。七月時,鬼門初開群鬼紛出,一時“群鬼亂竄”,由于鬼剛剛經歷一夏的墓居煎熬,饑腸轆轆,所以給餓鬼施食就成為要緊之事。由于此時鬼可以自由外出活動,祭祀祖先就可不必上墓,只要把祖先的鬼魂“接”到后代子孫的家中,祖先之靈便可飽餐祭品。

    印度佛教儀式中佛教徒為了追薦祖先舉行“盂蘭盆會”,佛經中《盂蘭盆經》以修孝順勵佛*的旨意,合乎中國追先悼遠的俗信,于是益加普及。民間普遍流傳目連解救母厄的故事:“有目連僧者,法力宏大。其母墮落餓鬼道中,食物入口,即化為烈焰,饑苦太甚。目連無法解救母厄,于是求教于佛,為說盂蘭盆經,教于七月十五日作盂蘭盆以救其母?!敝袊鴱牧捍_始照此仿行,相沿成中元節。不過后來除設齋供僧外,還增加了拜懺、放焰口等活動。

    這一天,事先在街口村前搭起法師座和施孤臺。法師座跟前供著超度地獄鬼魂的地藏王菩薩,下面供著一盤盤面制桃子、大米。施孤臺上立著3塊靈牌和招魂幡。過了中午,各家各戶紛紛把供品擺到施孤臺上。主事者分別在每件祭品上插上一把藍、紅、綠等顏色的三角紙旗,上書“盂蘭盛會”、“甘露門開”等字樣。儀式是在一陣莊嚴肅穆的廟堂音樂中開始的。緊接著法師敲響引鐘,帶領座下眾僧誦念各種咒語和真言。然后施食,將一盤盤面桃子和大米撒向四方,反復3次。這種儀式就叫“放焰口”。

    到了晚上,家家戶戶還要在自己家門口焚香,把香插在地上,越多越好,象征著五谷豐登,這叫作“布田”。有些地方還有放水燈特別是荷花燈的活動。

    所謂水燈,就是一塊小木板上扎一盞燈,大多數都用彩紙做成荷花狀,叫做“水旱燈”。按傳統的說法,水燈是為了給那些冤死鬼引路的。燈滅了,水燈也就完成了把冤魂引過奈何橋的任務。那天店鋪也都關門,把街道讓給鬼。街道的正中,每過百步就擺一張香案,香案上供著新鮮瓜果和一種“鬼包子”,桌后有道士唱人們都聽不懂的祭鬼歌,這種儀式叫“施歌兒”。

    上元節是人間的元宵節,人們張燈結彩慶元宵。中元則由上元而來。人們認為,中元節是鬼節,也應該張燈,為鬼慶祝節日。不過人鬼有別,所以中元張燈和上元張燈不一樣。人為陽,鬼為陰;陸為陽,水為陰。水下神秘昏黑,使人想到傳說中的幽冥地獄,鬼魂就在那里沉淪。e799bee5baa631333363366234所以,上元張燈是在陸地,中元張燈是在水里。

    從有關中元節的傳說中,可深切體認到其祭祀具有雙重意義,一是闡揚懷念祖先的孝道,一是發揚推已及人、樂善好施的義舉。這全是從慈悲的角度出發,是很有人情味的。所以在當前崇尚“和諧社會”的今天,它越來越得到人們的重視。再說,它也是佛教和道教共存的節日,故宗教界人士也都喜歡。

    盂蘭盆節在飛鳥時代傳入日本,現在已成為日本僅次于元旦的盛大節日。盂蘭盆節在日本又稱“魂祭”、“燈籠節”、“佛教萬靈會”等,原是追祭祖先、祈禱冥福的日子,現已是家庭團圓、合村歡樂的節日。每到盂蘭盆節時,日本各企業均放假7-15天,人們趕回故鄉團聚。節日期間家家都設魂龕、點燃迎魂火和送魂火,祭奠祖先?,F在一般在陽歷的8月13日前后迎接祖先的靈魂,和活人一起生活4天,16日以送魂火的方式把祖先的靈魂送回陰間。京都的“大文字燒”就是這個活動的頂峰。另一種歡送的形式是盂蘭盆舞,夏夜,在太鼓聲中,男女老少穿著浴衣起舞,現已成為日本著名的觀光活動。

    萬圣節。萬圣節源自古代凱爾特民族的新年節慶,后來在公元800年左右被*教會創建。此時也是祭祀亡魂的時刻,在避免惡靈干擾的同時,亦以食物祭拜祖靈及善靈以祈平安渡過嚴冬。當晚小孩會穿上化妝服,戴上面具,挨家挨戶收集糖果。萬圣節的主題就是鬼怪、嚇人、糖果、變裝,以及與死亡、魔法、怪物有關的事物。它主要流行于英語世界,如大不列顛群島和北美,其次是澳大利亞和新西蘭?,F在,一些亞洲國家的年輕一輩也開始傾向于過萬圣節等“洋節”。到了萬圣節前夕,一些大型外資超市都會擺出專柜出賣相關玩具,小商販也會出售一些跟節日有關的玩偶或模型,以吸引年輕人的眼光。

    萬圣節為什么稱為鬼節?

    萬圣節是西方國家的傳統節日,這一夜是一年中最“鬧鬼”的一夜,所以也叫“鬼節”。

    從萬圣夜后午夜開始,前夜的主題是鬼怪、嚇人,以及與死亡、魔法、魔怪有關的事物。直至次日11月1日持續整整一天。

    他們認為,在那天晚上他們偉大的死神--薩曼會把那年死去人的鬼魂統統召來,這些惡鬼要受到托生為畜類的懲罰,當然,只要想到這種鬼魅的聚會,就足以令當時那些頭腦簡單的愚民膽戰心驚的了。于是他們點起沖天的篝火,并嚴密監視這些惡鬼。

    公元前五百年,愛爾蘭、蘇格蘭7a686964616fe4b893e5b19e31333431373239等地的凱爾特人認為10月31日是夏天結束的日子,11月1日是冬季開始的第一天,因此10月31日的晚上格外危險。

    夜幕籠罩時,各種惡鬼受到薩溫(死神)的召喚都會出現。為了避免被惡鬼奪生,嚇走*的鬼魂,凱爾特人會熄掉爐火、燭光,戴上面具,將自己打扮成妖魔鬼怪的樣子并發出怪異的聲音,把這些鬼魂嚇走,使其無法找尋活人。

    在華語地區的人們習慣上把萬圣節和萬圣節前夕(萬圣夜)統稱作萬圣節,并認為它是西方的鬼節。

    現今的萬圣節與最初的萬圣節相比,已經發生了質的變化,現今的萬圣節則是年輕人的狂歡。

    因為在節日期間,孩子們通常會穿著化妝服,戴上面具,挨家挨戶收集糖果;年輕人則會裝扮成女巫、小丑、喪尸等鬼怪參加化裝舞會或上街*狂歡,完全沒有了最初萬圣夜的祭祀活動。

    萬圣節就是中國的鬼節嗎?

    是西方人的鬼節.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TEL:0731-84117792 E-MAIL:11247931@qq.com

    標簽:
    • 熱門焦點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

    熱門推薦

    萬圣節應該準備什么糖? 萬圣節傳統游戲有哪些? 萬圣節做什么吃? 萬圣節可以玩些什么? 國慶節寄語應該怎么說? 國慶節有什么小知識? 國慶節幾點舉行升旗儀式?! 國慶節閱兵幾年一次 中元節祝福短信有什么 父親節送什么花? 端午節喝什么酒? 端午節為什么要吃咸鴨蛋? 北方小年吃什么? 南方過小年吃什么? 母親節該送什么花? 五月第二個星期天為什么是母親節? 愚人節為什么是4月1日那天? 為什么“春分秋分,晝夜平分”? 3月7日為什么說是女神節? 驚蟄的蟄指的是什么? 萬圣節哪些國家會放假? 獅子是否會爬樹? 史前動物都那么大的原因是什么? 壁虎是否有毒? 如何才能復原遠古動物? 遠古鳥類從什么時候開始吃種子的? 魚類是如何為爬上陸地做準備的? 最早的植物葉是如何演化來的? 海水魚不咸是什么原因? 中生代的爬行動物如何游泳? 遠古植物是否都有根、莖、葉嗎? 植物的刺是什么期間出現的? 昆蟲沒有鼻子卻嗅覺靈敏的原因是什么? 猴子被作為太空實驗動物是什么原因? 群居的海獅如何找到自己的孩子? 中華龍鳥究竟是龍還是鳥? 磕頭蟲會“磕頭”是因為什么呢? 海獺老帶著塊石頭的原因是什么? 牛和羊在春天特別容易得氣脹病的原因是什么? 蜂窩都是六角形的是什么原因呢?
    Top
    亚洲大尺度无码无码专区_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AV_大陆国产国语对白视频_国模GOGO中国人体私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