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懂視移動端 視頻1 視頻21 視頻41 視頻61 視頻文章1 視頻文章21 視頻文章41 視頻文章61 視頻擴展1 視頻擴展6 視頻擴展11 視頻擴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資訊1 資訊501 資訊1001 資訊1501 標簽1 標簽501 標簽1001 關鍵詞1 關鍵詞501 關鍵詞1001 關鍵詞1501
    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常識 - 正文

    故宮有分宮和殿是因為什么呢?

    來源:懂視網 責編:小OO 時間:2020-04-08 12:46:14
    導讀故宮有分宮和殿是因為什么呢?,原因:1、宮是指居住的地方,古時候的私人居所叫做“宮”,也可以說是現在的臥室,后來專指帝王的住所。2、殿是指處理政事、辦公集會、接待大眾的地方,類似于現在的客廳。后來泛指帝王居住的高大華麗的房屋,也經常供奉神佛等。最早在單體建筑“宮”和“殿”最主要的區別在于使用功能不同。如果是專門用來討論國事的,就以“殿”來命名;如果是用來居住和談論家事的,就以“宮”來命名

    原因: 1、宮是指居住的地方,古時候的私人居所叫做“宮”,也可以說是現在的臥室,后來專指帝王的住所。 2、殿是指處理政事、辦公集會、接待大眾的地方,類似于現在的客廳。后來泛指帝王居住的高大華麗的房屋,也經常供奉神佛等。最早在單體建筑

    “宮”和“殿”最主要的區別在于使用功能不同。如果是專門用來討論國事的,就以“殿”來命名;如果是用來居住和談論家事的,就以“宮”來命名。

    宮:帝王居住的房屋/神化中神仙居住的房屋/廟宇的名稱。 殿:高大的房屋,皇帝處理政事的地方/供奉神佛的地方。

    我們常用“宮殿”來形容高大輝煌的建筑物,特別是皇家建筑,但“宮”和“殿”可不是一個意思。

    故宮的殿和宮:【殿】 太和殿 中和殿 保和殿 交泰殿 欽安殿 奉先殿 養心殿 皇極殿 太極殿 養性殿 英華殿 寶華殿 太極殿 養性殿 英華殿 寶華殿 體元殿 體和殿 武英殿 南薰殿 文華殿 傳心殿 文華殿 傳心殿 體元 殿 【宮】 乾清宮 坤寧宮 寧壽宮 齋

    “宮”是指由多個套間組成的大屋子。從字形上看是屋頂下面兩個方格,其象形意思便是屋頂下面有多個房間。后來,這個字漸漸專指皇帝或神佛住的大屋。

    北京故宮主要宮殿有: 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東六宮,西六宮 奉先殿,養心殿,慈寧宮,頤和軒,養性殿,寧壽宮,皇極殿

    “殿”最初的意思是指人的臀部,這個部位基本屬于人體下部,有居尾部的意思。后來,這個字慢慢演變為建筑學上的一個專用語,泛指高大的房屋,可以指皇帝或大官住的房屋,也可以指神佛住的房屋,比如佛祖的“大雄寶殿”和孔圣人的“大成殿”等。

    以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為中心,東西兩翼有東六宮和西六宮;主要有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東六宮在故宮中軸線東側的東一長街,是一組由六個相同形式的院落組成的建筑。六宮分別為:景仁宮、承乾宮、鐘粹宮、景陽宮、永和宮、延禧宮

    故宮里,前朝的三個“大房子”,叫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后廷的房子(包括東西六宮)叫乾清宮、坤寧宮、翊坤宮、永和宮、景仁宮等等。

    故宮 故宮:舊稱紫禁城。在北京市中心。明、清兩代的皇宮,我國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名永樂4年(1406年)始建,永樂18年基本建成。迄今560多年歷經24個皇帝 雖經明、清兩代多次重修和擴建仍然保持原來的布局。占地72萬多平方米,樓宇9000余

    這些叫法的不同,就體現了“宮”和“殿”的區別。

    有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等。 1、乾清宮 乾清宮是內廷正殿,乾清宮是皇帝處理日常政務,批閱各種奏章的地方,后來還在這里接見外國使節。 清朝康熙皇帝以前,這里沿襲明制,清朝順治、康熙年間,乾清宮與政務關系相當

    有句古話叫做:“國事曰殿,家事曰宮”。意思就是說:如果一個房子是專門用來討論國事的,就以“殿”來命名;如果是用來居住和談論家事的,就以“宮”來命名。

    1、坤寧宮 坤寧宮位于北京紫禁城交泰殿北,屬于北京故宮內廷后三宮之一,位于交泰殿后面。 2、慈寧宮 慈寧宮是古代中國宮殿建筑之精華。始建于明代嘉靖十五年(1536年),明朝慈寧宮為前代皇貴妃所居。 3、壽康宮 壽康宮,位于北京故宮內廷外西

    所以,很明顯,前朝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都是皇帝和群臣討論國事的地方。而“宮”呢,一般來說,是指皇帝和家人們居住的地方。比如乾清宮,從明朝一直到清朝的康熙帝,都把這里作為寢宮,還有妃子們居住的東西六宮等等。所以說,“宮”是和家庭生活聯系在一起的。

    1、永和宮 永和宮是始建于明代的中國宮殿建筑,屬于內廷東六宮之一,位于承乾宮之東、景陽宮之南。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初名永安宮,嘉靖十四年(1535年)更今名。 清沿明舊,于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重修,乾隆三十年(1765年)亦有修繕,光緒

    擴展閱讀,以下內容您可能還感興趣。

    故宮里都有哪些宮殿?都是干什么用的?

    1、永和宮

    永和宮是始建于明代的中國宮殿建筑,屬于內廷東六宮之一,位于承乾宮之東、景陽宮之南。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初名永安宮,嘉靖十四年(1535年)更今名。

    清沿明舊,于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重修,乾隆三十年(1765年)亦有修繕,光緒十六年(1890年)重修。

    明代為妃嬪所居,清代為后妃所居。清康熙帝孝恭仁皇后久居此宮,生子胤禛,即后來的雍正帝。

    其后乾隆帝愉貴妃珂里葉特氏,又有道光帝靜貴妃,咸豐帝的麗貴人、斑貴人、鑫常在等先后在此居住。光緒大婚后為瑾妃居所。

    2、乾清宮

    乾清宮是內廷正殿,即民間所謂“后三宮(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中的第一座宮殿。乾清宮面闊9間,進深5間,高20米,重檐廡殿頂。殿的正中有寶座,兩頭有暖閣。

    乃明清十六個皇帝的寢宮: 明朝的十四個皇帝和清代的順治、康熙兩個皇帝,都以乾清宮為寢宮(自雍正始移居養心殿)。他們在這里居住,也在平時處理日常政務。

    清代順治、康熙年間,乾清宮與政務關系相當密切,皇帝在這里讀書學習、批閱奏章、召見官員、接見外國使節以及舉行內廷典禮和家宴。雍正帝雖移居養心殿,但還是經常到這里選派官吏、批閱奏文。

    3、坤寧宮

    坤寧宮位于北京紫禁城交泰殿北,屬于北京故宮內廷后三宮之一,位于交泰殿后面。始建于明朝永樂十八年(1420年),正德九年(1514年)、萬歷二十四年(1596年)兩次毀于火,萬歷三十三年(1605年)重建。

    在明代,坤寧宮是皇后的寢宮。面闊九間,原來是正面中間開門,有東西暖閣。李自成農民起義軍打進北京時,崇禎皇帝的皇后周氏就是在坤寧宮自縊身亡的。

    在順治十二年,清朝對坤寧宮進行了改建,除東西兩頭的兩間通道外,將正門開在偏東的一間,改菱花格窗為直條格窗,殿內西部改為三面環形的大炕,使此殿的內外裝修都不同于其他宮殿。

    按滿族的習俗把坤寧宮西端四間改造為祭神的場所。從東數第三間開門,并改成兩扇對開的門。進門對面設大鍋三口,為祭神煮肉用。每天早晚都有祭神活動。

    凡是大祭的日子和每月初一、十五,皇帝、皇后都親自祭神,所祭的神像包括釋迦牟尼、關云長、蒙古神等畫像15—16個。每逢大的慶典和元旦,皇后還要在這里舉行慶賀禮。

    自此以后,坤寧宮就成了專門的祭祀場所,也是一個十分神圣的地方。當然,它還有另外一個功用,就是皇帝大婚的新房。清朝皇帝大婚時要在這里住兩天,之后再另住其他宮殿。

    當然,如果皇帝在即位之前就已經結婚的話,就不能享受這種待遇了。所以清代只有年幼登基的康熙、同治、光緒三個皇帝用過這個洞房。

    4、太和殿

    太和殿,俗稱金鑾殿,是明清古代宮殿建筑,東方三大殿之一,是中國現存最大的木結構大殿。位于北京紫禁城(故宮)南北主軸線的顯要位置,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仿南京故宮奉天殿建成,稱奉天殿。

    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稱皇極殿,清順治二年(1645年)改今名。建成后屢遭焚毀,多次重建,今殿為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重建后的形制。

    明清兩朝24個皇帝都在太和殿舉行盛大典禮,如皇帝登基即位、皇帝大婚、冊立皇后、命將7a6431333431356566出征,此外每年萬壽節、元旦、冬至三大節,皇帝在此接受文武官員的朝賀,并向王公大臣賜宴。

    清初,還曾在太和殿舉行新進士的殿試,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始,改在保和殿舉行,“傳臚”仍在太和殿舉行。

    5、景仁宮

    景仁宮是明清宮殿建筑,屬于內廷東六宮之一。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初曰長安宮,嘉靖十四年(1535年)更名景仁宮。清代沿用明朝舊稱,于順治十二年(1655年)重修,道光十五年(1835年)、光緒十六年(1890年)先后修繕。

    宮為二進院,正門南向,名景仁門,門內有石影壁一座,傳為元代遺物。前院正殿即景仁宮,面闊5間,黃琉璃瓦歇山頂,檐角安放走獸5個,檐下施以單翹單昂五踩斗栱,飾龍鳳和璽彩畫。

    景仁宮明代時為嬪妃居所。明宣宗的第一任皇后胡善祥被廢之后就居住在此宮。清順治年間,這里是孝康章皇后佟佳氏(當時為佟妃)的居所。順治十一年(1654年)三月,康熙帝生于此宮。

    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和碩裕親王福全喪,康熙帝為悼念其兄,再次于此宮暫居。其后此宮一直作為后妃居所。光緒帝的寵妃珍妃他他拉氏也在此宮居住過。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乾清宮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坤寧宮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太和殿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景仁宮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永和宮

    故宮博物院 前三殿后三宮分別是什么?

    前三殿: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后三宮: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

    一、前三殿

    1、太和殿

    太和殿是紫禁城中的至尊金殿,即民間所謂皇宮中的“金鑾寶殿”,這里是皇帝舉行重大朝典之地。初建于明永樂年(15世紀初),后經數次災毀和重建。明嘉靖朝改名皇極殿。滿清建都北京后改為今名,蘊含天下和諧的宏旨?,F在的太和殿是清康熙年重建并留存下來的。

    太和殿矗立在紫禁城中央,京城的中軸子午線沿著龍紋石雕御路升上三臺,從天子寶座下穿過。每當大典之際,鳴鐘擊鼓,禮樂齊奏,帝王御殿升座,君臨天下,接受王公和百官的朝賀,極顯其尊貴和威嚴。

    太和殿是紫禁城中最大的殿宇,也是中國現存規制最高的古代宮殿建筑。大殿內外飾以成千上萬條金龍紋,屋脊角安設十個脊獸,在現存古建筑中僅此一例。

    2、中和殿

    中和殿位處太和殿與保和殿之間,仿佛古代尊貴的“工”字形殿中間穿廊的作用。初建于明永樂年(15世紀初),初名華蓋殿,后幾經災毀和修建。明嘉靖年重建后改名中極殿,清順治帝入主紫禁城后改名中和殿,意為秉中庸之道,求天下和順。

    中和殿四面門窗的形制取自古代的“明堂”?;实墼谏偷钆e行大典前,先在此暫憩,并接受執事官員的朝拜?;蛴谟H祭等大禮前在此檢閱祝文、奏書之類的準備工作。

    3、保和殿

    保和殿是三臺上的第三座大殿,初建于明永樂年(15世紀初),后來幾經災毀和重建。原名為謹身殿,后改建極殿,清代最終定名為保和殿,意為保持心志純一,共享天下和諧。

    明代,舉行朝典前,皇帝從乾清宮升至此殿*。清初,后三宮修復前,順治帝、康熙帝曾在此居住,順治帝的大婚也在此舉行。

    清代每年除夕、正月十五,皇帝在此賜藩國、王公及一二品大臣宴。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以后,皇帝主持的殿試也改在這里舉行。

    二、后三宮

    1、乾清宮

    始建于明代永樂十八年(1420年),明清兩代曾因數次被焚毀而重建,現有建筑為清代嘉慶三年(1798年)所建。

    乾清宮為黃琉璃瓦重檐廡殿頂,座落在單層漢白玉石臺基之上,連廊面闊9間,進深5間,建筑面積1400㎡,自臺面至正脊高20余米 ,檐角置脊獸9個,檐下上層單翹雙昂七踩斗栱,下層單翹單昂五踩斗栱,飾金龍和璽彩畫,三交六椀菱花隔扇門窗。

    殿內明間、東西次間相通,明間前檐減去金柱,梁架結構為減柱造形式,以擴大室內空間。后檐兩金柱間設屏,屏前設寶座,寶座上方懸“正大光明”匾。

    東西兩梢間為暖閣,后檐設仙樓,兩盡間為穿堂,可通交泰殿、坤寧宮。殿內鋪墁金磚。殿前寬敞的月臺上,左右分別有銅龜、銅鶴,日晷、嘉量,前設鎏金香爐4座,正中出丹陛,接高臺甬路與乾清門相連。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78988e69d8331333431353932

    2、交泰殿

    交泰殿位于乾清宮與坤寧宮的中間,取《易經》中乾坤交泰之意。這里不僅是皇后在節慶時接受禮賀的地方,也是清代象征皇權的二十五方寶璽的貯存之地 。

    交泰殿平面為方形,深、廣各3間,單檐四角攢尖頂,銅鍍金寶頂,黃琉璃瓦,雙昂五踩斗栱,梁枋飾龍鳳和璽彩畫。四面明間開門,三交六椀菱花,龍鳳裙板隔扇門各4扇,南面次間為檻窗,其余三面次間均為墻。殿內頂部為盤龍銜珠藻井,地面鋪墁金磚。

    明間設寶座,上懸康熙帝御書“無為”匾,寶座后有板屏一面,上書乾隆帝御制《交泰殿銘》。東次間設銅壺滴漏,乾隆年后不再使用。西次間設大自鳴鐘,宮內時間以此為準。

    交泰殿為皇后千秋節受慶賀禮的地方。清代,于此殿貯清二十五寶璽。每年正月,由欽天監選擇吉日吉時,設案開封陳寶,皇帝來此拈香行禮。清世祖所立“內宮不許干預政事”的鐵牌曾立于此殿?;实鄞蠡闀r,皇后的冊、寶安設殿內左右案上。每年春季祀先蠶,皇后先一日在此查閱采桑的用具。

    3、坤寧宮

    坤寧宮是皇后的正寢宮殿,但清代的坤寧宮按滿洲風俗做了改制,東暖閣做為皇帝大婚的洞房,但皇后平日不再居住在此,坤寧宮每日主要是作為薩滿教祭祀的場所。

    后三宮區最北端為通往御花園的坤寧門。坤寧宮是內廷后三宮之一,始建于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正德九年(1514年)、萬歷二十四年(1596年)兩次毀于火,萬歷三十三年(1605年)重建。

    清沿明制于順治二年(1645年)重修,十二年(1655年)仿沈陽盛京清寧宮再次重修。嘉慶二年(1797年)乾清宮失火,延燒此殿前檐,三年(1798年)重修。

    坤寧宮座北面南,面闊連廊9間,進深3間,黃琉璃瓦重檐廡殿頂。明代是皇后的寢宮。清順治十二年改建后,為薩滿教祭神的主要場所。

    改原明間開門為東次間開門,原槅扇門改為雙扇板門,其余各間的欞花槅扇窗均改為直欞吊搭式窗。

    室內東側兩間隔出為暖閣,作為居住的寢室,門的西側四間設南、北、西三面炕,作為祭神的場所。與門相對后檐設鍋灶,作殺牲煮肉之用。由于是皇家所用,灶間設欞花扇門,渾金毗盧罩,裝飾考究華麗。

    坤寧宮改建后,即成為清宮薩滿祭祀的主要場所,其中宮的地位并未改變??滴跛哪辏?665年)玄燁大婚時,太皇太后指定大婚在坤寧宮行合巹禮。

    同治皇帝、光緒皇帝大婚,溥儀結婚也都是在坤寧宮舉行。雍正以后,皇帝移住養心殿,皇后也不再住坤寧宮,坤寧宮實際上已作為專供薩滿教祭神的場所。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故宮前三殿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后三宮

    故宮所有的殿是什么殿?

    殿名太多了,故宮號稱有九千九百九十九間半房,你說有多少殿?

    建議買張故宮地圖自己看吧

    附:故宮中軸線從南向北,午門、太和門、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門、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御花園、神武門

    北京故宮的每個宮殿詳細介紹

    1、太和殿

    太和殿(明朝稱奉天殿、皇極殿),俗稱“金鑾殿”,太和殿高35.05米,東西63米,南北35米,面積約2380多平方米。長寬之比為9:5,寓意為九五之尊。面積是紫禁城諸殿中最大的一座,而且形制也是最高規格,最富麗堂皇的建筑。

    太和殿是五脊四坡大殿,從東到西有一條長脊,前后各有斜行垂脊兩條,這樣就構成五脊四坡的屋面,建筑術語上叫廡殿式。

    檐角有10個走獸(分別為 龍、鳳、獅子、天馬、海馬、狻猊、押魚、獬豸、斗牛、行什),為中國古建筑之特例。大約從14世紀明代起,重檐廡殿是封建王朝宮殿等級最高的形式。太和殿有直徑達1米的大柱72根,其中6根圍繞御座的是瀝粉金漆的蟠龍柱。

    殿內有瀝粉金漆木柱和精致的蟠龍藻井,殿中間是封建皇權的象征——金漆雕龍寶座,設在殿內高2米的臺上,安放著金漆雕龍寶座,御座前有造型美觀的仙鶴、爐、鼎,背后是雕龍屏。

    太和殿是故宮中最大的木結構建筑,是故宮最壯觀的建筑,也是中國最大的木構殿宇。整個大殿裝飾得金碧輝煌,莊嚴絢麗。太和殿是皇帝舉行重大典禮的地方。即皇帝即位、生日、婚禮、元旦等都在這里慶祝。

    2、中和殿

    中和殿(明朝稱華蓋殿、中極殿)是故宮三大殿之一,位于太和殿后。中和殿高27米,平面呈正方形,面闊、進深各為3間,四面出廊,金磚鋪地,建筑面積580㎡。黃琉璃瓦單檐四角攢尖頂,正中有鎏金寶頂。四脊頂端聚成尖狀,上安銅胎鎏金球形的寶頂,建筑術語上叫四角攢尖式。

    中和殿是皇帝去太和殿舉行大典前稍事休息和演習禮儀的地方?;实墼谌ヌ偷钪跋仍诖松宰魍A?,接受內閣大臣和禮部官員行禮,然后進太和殿舉行儀式。另外,皇帝祭祀天地和太廟之前,也要先在這里審閱一下寫有祭文的“祝版”;在到中南海演耕前,也要在這里審視一下耕具。 

    3、保和殿

    保和殿(明朝稱謹身殿、建極殿)也是故宮三大殿之一,在中和殿后。保和殿高29米,平面呈長方形,面闊9間,進深5間,建筑面積1240㎡。

    黃琉璃瓦重檐歇山式屋頂。屋頂正中有一條正脊,前后各有2條垂脊,在各條垂脊下部再斜出一條岔脊,連同正脊、垂脊、岔脊共9條,建筑術語上叫歇山式。保和殿是每年除夕皇帝賜宴外藩王公的場所。保和殿也是科舉考試舉行殿試的地方。

    4、內廷

    故宮建筑的后半部叫內廷,內廷宮殿的大門——乾清門,左右有琉璃照壁,門里是后三宮。內廷以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為中心,東西兩翼有東六宮和西六宮,是皇帝處理日常政務之處也是皇帝與后妃居住生活的地方。

    后半部在建筑風格上同于前半部。前半部建筑形象是嚴肅、莊嚴、壯麗、雄偉,以象征皇帝的至高無上。后半部內廷則富有生活氣息,建筑多是自成院落,有花園、書齋、館榭、山石等。

    清代在隆宗門曾發生過一場激烈的戰斗。嘉慶十八年(1813年),中原一帶發生“天理教”農民起義,農民領袖林清策劃并領導京畿一支隊伍直接攻打紫禁城。九月十四日,起義軍喬裝打扮,兵分兩路,計劃從東、西華門進入宮城。

    西華門一支在內應太監劉得才、劉金等人引領下迅速攻打到隆宗門,并在此展開激戰。此次紫禁城之變,“釀成漢、唐、宋、明未有之事”,嘉慶皇帝破例向天下發了“罪己詔”。至今隆宗門匾額上留有箭頭,相傳即這次戰斗的遺跡。箭頭位于匾額的左下側。

    5、乾清宮

    乾清宮在故宮內庭最前面。乾清宮是內廷正殿,高20米。重檐廡殿頂。殿的正中有寶座,內有“正大光明”匾。兩頭有暖閣。乾清宮是封建皇帝的寢宮。清康熙前此處為皇帝居住和處理政務之處。清雍正后皇帝移居養心殿,但仍在此批閱奏報,選派官吏和召見臣下。

    6、交泰殿

    交泰殿在乾清宮和坤寧宮之間,含“天地交合、安康美滿”之意。其建于明代,清嘉慶三年(公元1798年)重修,是座四角攢尖,鍍金寶頂,龍鳳紋飾的方形殿。明、清時,該殿是皇后生日舉辦壽慶活動的地方。

    清代皇后所謂親蠶典禮,需至此檢查祭典儀式的準備情況。清代的“寶璽”(印章)也收藏在這里。

    7、養心殿

    清朝自雍正之后養心殿成為皇帝在故宮內的實際居所。清同治年間慈禧、慈安二太后垂簾聽政就在養心殿東暖閣。

    8、寧壽宮

    內廷東側的寧壽宮是當年乾隆皇帝宣布退位后當太上皇養老皇宮,花費一百一十萬兩銀修建。

    9、坤寧宮

    坤寧宮在故宮“內庭”最后面。重檐廡殿頂。坤寧宮是明朝及清朝雍正帝之前的皇后寢宮,兩頭有暖閣。清代改為祭神場所。雍正后,西暖閣為薩滿的祭祀地。其中東暖閣為皇帝大婚的洞房,康熙、同治、光緒三帝,均在此舉行婚禮。

    在坤寧宮北面的是御花園。御花園里有高聳的松柏、珍貴的花木、山石和亭閣。御花園原名宮后苑,占地11000多平方米,有建筑20余處。以欽安殿為中心,園林建筑采用主次相輔、左右對稱的格局,布局緊湊、古典富麗。

    殿東北的堆秀山,為太湖石迭砌而成,上筑御景亭,名為萬春亭和千秋亭的兩座亭子,可以說是目前保存的古亭中最為華麗的。

    10、東六宮

    故宮的東西六宮都是皇帝后妃和子嗣居住的地方。東六宮包含指e69da5e6ba90e799bee5baa6e997aee7ad9431333366303830景仁宮、延禧宮、承干宮、永和宮、鐘粹宮、景陽宮,東六宮建于明永樂年間。

    東六宮包括鐘翠宮,承乾宮,景仁宮,景陽宮,永和宮,延禧宮。其中,東太后慈安就住在鐘翠宮。另外,延禧宮也非常有名,因為紫禁城中唯一的一座西洋建筑就在延禧宮內,他就是民間廣為流傳的水晶宮。

    延禧宮在道光年間曾遭雷擊而毀壞,于是宣統年間清朝統治者決定造一座不怕火的宮殿,于是一座以漢白玉,玻璃為主要材料的宮殿就開始動工了。但當工程進行到一半時,清朝滅亡了,整個工程也*停了下來。目前延禧宮現在還沒有對外開放。

    現在東六宮大都改為古代藝術品陳列館,其中有明清工藝美術館、陶瓷館、青銅器館、鐘表館、繪畫館、珍寶館。以參觀珍寶館和鐘表館的人數最多,鐘表館設在奉先殿,珍寶館設在故宮東北角的養性殿、樂壽堂、頤和軒這在座堂里。玩具陳列館設在坤寧宮以東的聯房叫東板房里。

    擴展資料

    北京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舊稱為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軸線的中心,是中國古代宮廷建筑之精華。

    北京故宮以三大殿為中心,占地面積72萬平方米,建筑面積約15萬平方米,有大小宮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間。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筑之一。

    北京故宮于明成祖永樂四年(1406年)開始建設,以南京故宮為藍本營建,到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它是一座長方形城池,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四面圍有高10米的城墻,城外有寬52米的護城河。

    紫禁城內的建筑分為外朝和內廷兩部分。

    外朝的中心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統稱三大殿,是國家舉行大典禮的地方。

    內廷的中心是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統稱后三宮,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宮。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北京故宮

    故宮中都有什么宮

    宮殿建筑 北京故宮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面積約為725000平方米。四周為寬52米的護城河。城墻高12米,底厚10米,頂厚6米至7米。有四門,正南為午門,東為東華門,西為西華門,北為玄武門(神武門)?,F玄武門為故宮博物院正門。 [編輯] 外朝 雨中太和殿午門:平面呈倒\“凹”字型,分上下兩部分。下部為敦臺,正中開三門,兩側各有一掖門。上部正中為門樓一座,面闊9間,進深5間,重檐廡殿頂。兩側有重檐攢尖頂的方亭。 內金水河 太和門:面闊9間,進深3間,重檐歇山e68a847a686964616f31333337373635頂。 太和殿:面闊11間,進深5間,重檐廡殿頂。檐角有10個走獸,為中國古建筑之特例。為\“前三殿”之第一殿。 中和殿:面闊、進深各3間。攢尖頂。 保和殿:面闊9間,進深5間。重檐歇山頂。 文華殿 武英殿 內閣 [編輯] 內廷 乾清門:為內庭正宮門。面闊5間,進深3間,單檐歇山頂。 乾清宮:連廊面闊9間,進深5間,重檐廡殿頂。內有\“正大光明”匾,清政府設\“秘密立儲”制度后傳位詔書藏此匾后。故宮\“后三宮”之第一宮。 交泰殿:面闊進深勻為3間,單檐攢尖頂。故宮\“后三宮”之第二宮。 坤寧宮:面闊連廊9間,進深3間,重檐廡殿頂。故宮\“后三宮”之第三宮。 養心殿:清朝后期皇帝在故宮內的實際居所。慈禧、慈安二太后垂簾聽政就在養心殿東暖閣。 東六宮 西六宮 齋宮 東西五所 御花園 寧壽宮 慈寧宮:太后居所,現未開放。 建福宮 壽康宮 壽安宮 英華殿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TEL:0731-84117792 E-MAIL:11247931@qq.com

    標簽: 花園城市
    • 熱門焦點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

    熱門推薦

    故宮午門是凹形的是什么原因呢? 皇帝的寢宮要選在養心殿是什么原因呢? 故宮三大殿沒有滿文是因為什么呢? 故宮九龍壁中有塊木頭龍腹的原因是什么? 故宮下雨時不積水的原因是什么呢? 故宮有很多的烏鴉是因為什么呢? 故宮關門叫下錢糧是因為什么呢? 故宮擺了308口大缸是因為什么呢? 臺灣也有故宮的原因是什么? 故宮正門被叫做午門的原因是什么? 故宮許多宮殿沒有門檻的原因是什么? 故宮是紅色和的是什么原因呢? 變色玻璃會變色的原因是什么? 濰坊叫做鳶都的原因是什么? 高速公路不是直的是因為什么呢? 拉脫維亞被叫做性都的原因是什么? 翊坤宮影壁上會有錯別字是什么原因呢? 乾清宮的獅子耳朵耷拉,眼睛半閉的原因是什么? 刺猬難道真的會背水果嗎? 要給死人“燒紙是因為什么呢? 故宮沒有全部開放的原因是什么? 故宮里有那么多的貓是因為什么呢? 故宮匾上的“門”字沒有鉤是因為什么呢? 無人敢住慈寧宮的原因是什么? 說“推出午門斬首”是因為什么呢? 故宮內的大婚要持續100天的原因是什么? 狗在天熱時會吐舌頭是什么原因? 鯨是哺乳動物是什么原因呢? 螞蟻搬家是因為什么? 故宮有9999.5間房是因為什么呢? 故宮后三宮指哪三宮 故宮三大殿及其主要用途 落葉都是背面朝上是因為什么呢? 1582年10月少了10天是因為什么? 1582年沒有10月是什么原因? 歷史的1582年發生了什么事情? 1582年的10月發生了什么事 貓愛吃魚的原因是什么? 蜜蜂要采蜜是什么原因? 蜜蜂蜇人后會死是什么原因呢?
    Top
    亚洲大尺度无码无码专区_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AV_大陆国产国语对白视频_国模GOGO中国人体私拍